阿司匹林42195米 两个朋友MDPhD和JDPhD,美国执业医生和律师。医学法律科普,谣言粉碎机,美国生活。 美国抗役的医学总指挥是托尼医生(Dr. Anthony Fauci),他几乎每天都出现在白宫的发布会上。 你能相信他已经79周岁了吗?他腰板挺直,思维敏捷,表达清晰。 当政治家说大话时,他坚持科学求实精神,说真话、说实话,博得了美国人的信任。 他也是一个谦谦君子,会当众向记者道歉说刚才态度不够好。 百忙之中,他还不辞辛苦地接受采访,普及医学知识。 他不仅去和各个媒体、医学刊物交流,也去给脸书的扎克伯格、喜剧演员崔娃等各界人士讲解疫情,号召大家减缓疾病传播。 宅家的崔娃(Trevor Noah)提的几个问题很棒,推荐这个采访: 在和篮球运动员库里访谈时,托尼医生细心地在办公室的墙上挂了个篮球网: 现在,托尼医生是全美国的“男神”,连甜点上都印了他的照片: 脸书上托尼医生的粉丝群日益扩大。 群里有位老奶奶遗憾当年还是个小护士时,拒绝了托尼医生多次给她买咖啡的请求。感叹现在托尼已经成了每一位大妈的“男朋友”,竞争太激烈了。 其实托尼医生44岁才结婚,他和夫人克里斯婷(Christine Grady)是在一个病人的床前相识的。克里斯婷现在是NIH(国家卫生研究院)生物伦理系的主任。 他们有三个女儿。 美国小朋友也崇拜托尼医生。这幅画里托尼手拿一瓶清洁剂:“保持镇静,听托尼医生的话!” 美国人民现在都宅家,因为托尼医生说的呀。 白宫发言会上如果没有他,就会人心惶惶。仿照美国牛奶盒上以前印失踪儿童的照片,大家开始寻找失踪的托尼医生: 美国人心目中的托尼医生是个超级英雄: 托尼医生如此精力旺盛,他的秘诀是什么呢? 无他,爱跑步也! 托尼医生1940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他从小就在家里开的药店里帮着干活。 他爱拼七巧板,爱问问题,读私立高中时拿了全额奖学金。 托尼医生一直喜欢运动。虽然他个子矮小,居然当了高中篮球队的队长,看来还是有一手的。 托尼非常喜欢文科,大学读的“古典文学”专业,他又喜欢科学,所以他决定学医。这样的托尼既有人文知识背景,又有严谨的科学思维,在康奈尔大学拿了医学博士学位。 不管人生的哪个阶段,跑步都一直是托尼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迈克(Mike Goldrich)是托尼当年的同事,也是他的跑伴。他回忆说:“我们每天都跑,不管结冰、下雪、大雨、高温,什么也拦不住我们。” 2016年,托尼医生75岁时,他依然每天中午跑近一小时,一周跑5到6次。 他说,我热爱跑步,我每天迫不及待地想出去跑。 我每天要工作15个小时或更长,我的工作压力很大。所以白天出门跑步,听到鸟儿的鸣叫、闻到草的清香,是一件非常让我愉快的事情。 他的马拉松个人记录是1984年的3小时37分,他次年以4:07完成纽约马拉松。 自从1984年当了“美国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的所长,托尼医生已经在这个职位干了36年了。他手下有1300名职员,年度预算为四十三亿美元。 朋友是他的下属,刚好在朋友圈看到她对所长的评价: 从里根起,他辅助了六位美国总统和传染病的战斗,从艾滋病、寨卡病毒、猪流感,到埃博拉。 2007年,托尼医生获得了“美国的诺贝尔奖”,拉斯克奖。 2008年,布什总统授予他总统自由勋章: 目前美国新冠疫情形势危急,老而弥坚的托尼医生,能带领美国冲出这场艰苦卓绝的”战疫“吗? 【编者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APAPA Ohio及OCAA官方立场。所有图片均由作者提供或来自网络。如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更多精彩文章,请查看我们公众号的主页。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俄州亚太联盟公众号文章列表
美国新冠“战疫”实录:纽约,风暴滔天
相约晓霜 你来过,我走过,我们是否相遇过? 也许是某一个场景,也许是某一个人,也许是某一首歌,也许是某一段文字, 曾经给我们留下刻骨铭心的感动,记录下这些生命的痕迹,在岁月静静流逝的长河里,让我们知道自己曾经这样活过。—晓霜 纽约蓝蓝(张兰) 【写在前面】3/27/2020,纽约蓝蓝遭意外车祸突然离世,朋友们痛失兰兰,不胜悲痛。写下这些文字,记录这位我曾经认识的,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率真善良的美丽女子。 朋友圈和几个微信群(旧金山文青群,普大家长群,艺术家长群,天目教育群)有 很多认识或者知道兰兰的朋友,都在为她的突然离去而悲痛。文后摘录了部分群友痛失兰兰的留言和追忆,以此当作我们共同的纪念。文末有捐款信息,请查看。 3/27 是一个难眠之夜。 傍晚6点左右在厨房做饭,电话响。一位好友来电话告诉我:“纽约蓝蓝车祸走了,你知道吗?” 我第一个念头:不可能!昨天她还在朋友圈发疫情日记。好友说是真的,在她的粉丝空间看到,她先生已经出来确实了。 放下电话,马上询问了几位熟悉张兰的朋友,确认这是真的。但还是难以置信!我下意识地去看她的微信,看她的朋友圈有没有更新。 这时一位朋友发微信给我:“纽约蓝蓝走了,是真的吗?告诉我,这不是真的!” 我说不出话来。 很快就看到朋友圈,很多群转发了兰兰车祸身亡的消息。一个晚上,朋友圈刷屏,为兰兰的离去而悲伤。 兰兰的朋友圈永远定格在3/26 日,她发的最后一篇“疫情日记”。 照片由晓霜提供 这些天,我们每天都在看她的美国疫情日记。可是她的疫情日记还没写完,兰兰的大女儿准备今年结婚,小女儿今年普大毕业。她怎么舍得这时离开这个世界? 认识兰兰,缘于5-6年前在“忆乡坊文学城”,看到他们的文章很喜欢, 便关注了这个公号。纽约蓝蓝是“忆乡坊文学城”创始人和编辑之一,还有二湘(那时她用楚歌的笔名)、一楠、子姜。 我在忆乡坊公号投稿发了二篇文章。二湘曾约我给他们公号发教育题材的文章,告诉我有个“教育专栏”。 我上去一看,见到好几篇纽约蓝蓝写的文章,写得中肯实在,不是那种爬藤攻术一类的文章,很合我的口胃。后来我和兰兰互加微信为友期待交流写作。 2016 年暑期女儿在日本学习日文,我一路上陪女儿去日本,所到之处,在微信上随手记录几句发朋友圈。二湘看到我和女儿的一段对话,让我写一篇发忆乡坊,于是写了《一场与女儿的心灵对话》。文章发出后,兰兰转发。她说,太巧了,她女儿刚考上普大,这个暑假也在日本旅行,有读者朋友还以为这篇文章是她写的。 她告诉我,小女儿Ivy考上了普大了,她正在日本大阪,让我们的女儿认识一下。但是我家女儿的手机在日本旅行的路上丢了,Ivy的美国手机在日本,除了微信也无法使用。我给了孩子的Email 让他们联系。我们聊了很多,聊孩子,聊写作。 那个夏天她告诉我大女儿Lucy去洛杉矶工作了。那年10 月,她告诉我Lucy 得了一个新概念电影节的奖,问我是否会去洛杉矶参加那个电影节,传来Lucy 的微信名片。如果我去洛杉矶, 希望我能给Lucy拍点照片,特别是在颁奖典礼上。她掩饰不住一个妈妈对女儿的骄傲。 我知道她两位优秀的女儿,新到一地,一定会有很多新朋友,未必需要妈妈帮助女儿找学姐;也未必需要我(这样一位不合格的摄影师)为她大女儿拍摄在领奖台的精彩瞬间。但是我看到的是一位中国母亲对两个孩子无限的爱和无尽的守望。 在孩子的教育上,她似乎是“放养”的,不以爬藤为目标, 但是她是一个难得的好妈妈。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她一直重视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健康,关注亲子关系重于孩子的学业。给予孩子爱和陪伴,让两个孩子健康成长。 她让孩子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给她们找好老师,提供学习条件,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但从不强迫孩子学什么。后来看到大女儿的艺术才华,就“坚定不移”地支持孩子学艺术。 她相信言传身教的作用。她相信“孩子所学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浪费”。孩子所做的这些“无用功” 最后都会转化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而未来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多元知识结构的人。 我想,她对孩子的这些教育方式,来自于她对生活的悟性,也源于她在一个充满爱的艺术世家长大,所以她有一份超然与世的精神追求,而且内心强大,不会在子女教育上过于功利,也不会受到竞争攀比焦虑的影响。 我欣赏她的教育理念。但是她似乎并不需要别人去吹捧她,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她的真诚分享赢得了很多家长的共鸣和赞赏, 也让很多年轻的家长受益。 我夸她写的纽约地铁的系列小故事,那时天天在跟读。告诉她我也曾在纽约住过工作过,在纽约地铁里,我每天只看到匆匆忙忙赶着上班的人,或是神情疲倦,两眼茫然,面无表情的乘客。但是她能在日常的地铁里发现那么多故事,并且把它写下来,还写了上百篇,让我佩服。 她说,“可能是因为从小学画的缘故,观察力还行。” 是的,在那些文字里我看到了画家的目光和观察力,她正在给地铁里的行人画一幅幅速写画,这些文字极有画面感。 通过这些文字,我也看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她是个勤奋的速写记录者,这种表达是她与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我想艺术对她的滋润,以及她的写作,都是她抗拒平庸生活的方式。 “忆乡坊”公号停办后,我仍然在兰兰的朋友圈默默地关注她的生活和写作。她给我的印象一直是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喜欢美食,旅行,爱写作,富有活力,热心助人,很有才华的人。周围几个微信群,好几位群友都谈到兰兰的热心和她给予的无私帮助(见文后群友的分享)。 不久前普大关门开始上网课,她担心小女儿的毕业典礼是否会取消;因为疫情担心大女儿的婚纱是否能按时收到,婚礼是否能如期举行? 3/5日,她在朋友圈写道:“鉴于很多中文媒体对美国疫情的扭曲夸大报道,我决定从今天开始也写下我在纽约所见所闻的疫情情况。不求完全正确,只求真实所见。不求宏观叙述,只写身边所知小事。” 于是每天看到她写的东部疫情日记。 她的疫情日记,叙述真实,快速而生动,也为她赢得很多新的粉丝。真实,并且参与投入其中,似乎是她追求的生活方式。 谁也没想到3/26她发的最后一篇疫情笔记竟是她的绝笔!听说她是为了给当天的日记配图才出门的 。。。 这次写疫情日记,兰兰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关注。读者也万万没想到她的日记会突然停止,那么多人为她惋惜悲痛。…
纪念纽约蓝蓝:多少等待成追忆
相约晓霜 你来过,我走过,我们是否相遇过? 也许是某一个场景,也许是某一个人,也许是某一首歌,也许是某一段文字, 曾经给我们留下刻骨铭心的感动,记录下这些生命的痕迹,在岁月静静流逝的长河里,让我们知道自己曾经这样活过。—晓霜 纽约蓝蓝(张兰) 【写在前面】3/27/2020,纽约蓝蓝遭意外车祸突然离世,朋友们痛失兰兰,不胜悲痛。写下这些文字,记录这位我曾经认识的,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率真善良的美丽女子。 朋友圈和几个微信群(旧金山文青群,普大家长群,艺术家长群,天目教育群)有 很多认识或者知道兰兰的朋友,都在为她的突然离去而悲痛。文后摘录了部分群友痛失兰兰的留言和追忆,以此当作我们共同的纪念。文末有捐款信息,请查看。 3/27 是一个难眠之夜。 傍晚6点左右在厨房做饭,电话响。一位好友来电话告诉我:“纽约蓝蓝车祸走了,你知道吗?” 我第一个念头:不可能!昨天她还在朋友圈发疫情日记。好友说是真的,在她的粉丝空间看到,她先生已经出来确实了。 放下电话,马上询问了几位熟悉张兰的朋友,确认这是真的。但还是难以置信!我下意识地去看她的微信,看她的朋友圈有没有更新。 这时一位朋友发微信给我:“纽约蓝蓝走了,是真的吗?告诉我,这不是真的!” 我说不出话来。 很快就看到朋友圈,很多群转发了兰兰车祸身亡的消息。一个晚上,朋友圈刷屏,为兰兰的离去而悲伤。 兰兰的朋友圈永远定格在3/26 日,她发的最后一篇“疫情日记”。 照片由晓霜提供 这些天,我们每天都在看她的美国疫情日记。可是她的疫情日记还没写完,兰兰的大女儿准备今年结婚,小女儿今年普大毕业。她怎么舍得这时离开这个世界? 认识兰兰,缘于5-6年前在“忆乡坊文学城”,看到他们的文章很喜欢, 便关注了这个公号。纽约蓝蓝是“忆乡坊文学城”创始人和编辑之一,还有二湘(那时她用楚歌的笔名)、一楠、子姜。 我在忆乡坊公号投稿发了二篇文章。二湘曾约我给他们公号发教育题材的文章,告诉我有个“教育专栏”。 我上去一看,见到好几篇纽约蓝蓝写的文章,写得中肯实在,不是那种爬藤攻术一类的文章,很合我的口胃。后来我和兰兰互加微信为友期待交流写作。 2016 年暑期女儿在日本学习日文,我一路上陪女儿去日本,所到之处,在微信上随手记录几句发朋友圈。二湘看到我和女儿的一段对话,让我写一篇发忆乡坊,于是写了《一场与女儿的心灵对话》。文章发出后,兰兰转发。她说,太巧了,她女儿刚考上普大,这个暑假也在日本旅行,有读者朋友还以为这篇文章是她写的。 她告诉我,小女儿Ivy考上了普大了,她正在日本大阪,让我们的女儿认识一下。但是我家女儿的手机在日本旅行的路上丢了,Ivy的美国手机在日本,除了微信也无法使用。我给了孩子的Email 让他们联系。我们聊了很多,聊孩子,聊写作。 那个夏天她告诉我大女儿Lucy去洛杉矶工作了。那年10 月,她告诉我Lucy 得了一个新概念电影节的奖,问我是否会去洛杉矶参加那个电影节,传来Lucy 的微信名片。如果我去洛杉矶, 希望我能给Lucy拍点照片,特别是在颁奖典礼上。她掩饰不住一个妈妈对女儿的骄傲。 我知道她两位优秀的女儿,新到一地,一定会有很多新朋友,未必需要妈妈帮助女儿找学姐;也未必需要我(这样一位不合格的摄影师)为她大女儿拍摄在领奖台的精彩瞬间。但是我看到的是一位中国母亲对两个孩子无限的爱和无尽的守望。 在孩子的教育上,她似乎是“放养”的,不以爬藤为目标, 但是她是一个难得的好妈妈。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她一直重视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健康,关注亲子关系重于孩子的学业。给予孩子爱和陪伴,让两个孩子健康成长。 她让孩子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给她们找好老师,提供学习条件,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但从不强迫孩子学什么。后来看到大女儿的艺术才华,就“坚定不移”地支持孩子学艺术。 她相信言传身教的作用。她相信“孩子所学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浪费”。孩子所做的这些“无用功” 最后都会转化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而未来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多元知识结构的人。 我想,她对孩子的这些教育方式,来自于她对生活的悟性,也源于她在一个充满爱的艺术世家长大,所以她有一份超然与世的精神追求,而且内心强大,不会在子女教育上过于功利,也不会受到竞争攀比焦虑的影响。 我欣赏她的教育理念。但是她似乎并不需要别人去吹捧她,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她的真诚分享赢得了很多家长的共鸣和赞赏, 也让很多年轻的家长受益。 我夸她写的纽约地铁的系列小故事,那时天天在跟读。告诉她我也曾在纽约住过工作过,在纽约地铁里,我每天只看到匆匆忙忙赶着上班的人,或是神情疲倦,两眼茫然,面无表情的乘客。但是她能在日常的地铁里发现那么多故事,并且把它写下来,还写了上百篇,让我佩服。 她说,“可能是因为从小学画的缘故,观察力还行。” 是的,在那些文字里我看到了画家的目光和观察力,她正在给地铁里的行人画一幅幅速写画,这些文字极有画面感。 通过这些文字,我也看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她是个勤奋的速写记录者,这种表达是她与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我想艺术对她的滋润,以及她的写作,都是她抗拒平庸生活的方式。 “忆乡坊”公号停办后,我仍然在兰兰的朋友圈默默地关注她的生活和写作。她给我的印象一直是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喜欢美食,旅行,爱写作,富有活力,热心助人,很有才华的人。周围几个微信群,好几位群友都谈到兰兰的热心和她给予的无私帮助(见文后群友的分享)。 不久前普大关门开始上网课,她担心小女儿的毕业典礼是否会取消;因为疫情担心大女儿的婚纱是否能按时收到,婚礼是否能如期举行? 3/5日,她在朋友圈写道:“鉴于很多中文媒体对美国疫情的扭曲夸大报道,我决定从今天开始也写下我在纽约所见所闻的疫情情况。不求完全正确,只求真实所见。不求宏观叙述,只写身边所知小事。” 于是每天看到她写的东部疫情日记。 她的疫情日记,叙述真实,快速而生动,也为她赢得很多新的粉丝。真实,并且参与投入其中,似乎是她追求的生活方式。 谁也没想到3/26她发的最后一篇疫情笔记竟是她的绝笔!听说她是为了给当天的日记配图才出门的 。。。 这次写疫情日记,兰兰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关注。读者也万万没想到她的日记会突然停止,那么多人为她惋惜悲痛。…
美国抗疫日记:4月2日,星期四
相约晓霜 你来过,我走过,我们是否相遇过? 也许是某一个场景,也许是某一个人,也许是某一首歌,也许是某一段文字, 曾经给我们留下刻骨铭心的感动,记录下这些生命的痕迹,在岁月静静流逝的长河里,让我们知道自己曾经这样活过。—晓霜 纽约蓝蓝(张兰) 【写在前面】3/27/2020,纽约蓝蓝遭意外车祸突然离世,朋友们痛失兰兰,不胜悲痛。写下这些文字,记录这位我曾经认识的,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率真善良的美丽女子。 朋友圈和几个微信群(旧金山文青群,普大家长群,艺术家长群,天目教育群)有 很多认识或者知道兰兰的朋友,都在为她的突然离去而悲痛。文后摘录了部分群友痛失兰兰的留言和追忆,以此当作我们共同的纪念。文末有捐款信息,请查看。 3/27 是一个难眠之夜。 傍晚6点左右在厨房做饭,电话响。一位好友来电话告诉我:“纽约蓝蓝车祸走了,你知道吗?” 我第一个念头:不可能!昨天她还在朋友圈发疫情日记。好友说是真的,在她的粉丝空间看到,她先生已经出来确实了。 放下电话,马上询问了几位熟悉张兰的朋友,确认这是真的。但还是难以置信!我下意识地去看她的微信,看她的朋友圈有没有更新。 这时一位朋友发微信给我:“纽约蓝蓝走了,是真的吗?告诉我,这不是真的!” 我说不出话来。 很快就看到朋友圈,很多群转发了兰兰车祸身亡的消息。一个晚上,朋友圈刷屏,为兰兰的离去而悲伤。 兰兰的朋友圈永远定格在3/26 日,她发的最后一篇“疫情日记”。 照片由晓霜提供 这些天,我们每天都在看她的美国疫情日记。可是她的疫情日记还没写完,兰兰的大女儿准备今年结婚,小女儿今年普大毕业。她怎么舍得这时离开这个世界? 认识兰兰,缘于5-6年前在“忆乡坊文学城”,看到他们的文章很喜欢, 便关注了这个公号。纽约蓝蓝是“忆乡坊文学城”创始人和编辑之一,还有二湘(那时她用楚歌的笔名)、一楠、子姜。 我在忆乡坊公号投稿发了二篇文章。二湘曾约我给他们公号发教育题材的文章,告诉我有个“教育专栏”。 我上去一看,见到好几篇纽约蓝蓝写的文章,写得中肯实在,不是那种爬藤攻术一类的文章,很合我的口胃。后来我和兰兰互加微信为友期待交流写作。 2016 年暑期女儿在日本学习日文,我一路上陪女儿去日本,所到之处,在微信上随手记录几句发朋友圈。二湘看到我和女儿的一段对话,让我写一篇发忆乡坊,于是写了《一场与女儿的心灵对话》。文章发出后,兰兰转发。她说,太巧了,她女儿刚考上普大,这个暑假也在日本旅行,有读者朋友还以为这篇文章是她写的。 她告诉我,小女儿Ivy考上了普大了,她正在日本大阪,让我们的女儿认识一下。但是我家女儿的手机在日本旅行的路上丢了,Ivy的美国手机在日本,除了微信也无法使用。我给了孩子的Email 让他们联系。我们聊了很多,聊孩子,聊写作。 那个夏天她告诉我大女儿Lucy去洛杉矶工作了。那年10 月,她告诉我Lucy 得了一个新概念电影节的奖,问我是否会去洛杉矶参加那个电影节,传来Lucy 的微信名片。如果我去洛杉矶, 希望我能给Lucy拍点照片,特别是在颁奖典礼上。她掩饰不住一个妈妈对女儿的骄傲。 我知道她两位优秀的女儿,新到一地,一定会有很多新朋友,未必需要妈妈帮助女儿找学姐;也未必需要我(这样一位不合格的摄影师)为她大女儿拍摄在领奖台的精彩瞬间。但是我看到的是一位中国母亲对两个孩子无限的爱和无尽的守望。 在孩子的教育上,她似乎是“放养”的,不以爬藤为目标, 但是她是一个难得的好妈妈。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她一直重视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健康,关注亲子关系重于孩子的学业。给予孩子爱和陪伴,让两个孩子健康成长。 她让孩子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给她们找好老师,提供学习条件,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但从不强迫孩子学什么。后来看到大女儿的艺术才华,就“坚定不移”地支持孩子学艺术。 她相信言传身教的作用。她相信“孩子所学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浪费”。孩子所做的这些“无用功” 最后都会转化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而未来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多元知识结构的人。 我想,她对孩子的这些教育方式,来自于她对生活的悟性,也源于她在一个充满爱的艺术世家长大,所以她有一份超然与世的精神追求,而且内心强大,不会在子女教育上过于功利,也不会受到竞争攀比焦虑的影响。 我欣赏她的教育理念。但是她似乎并不需要别人去吹捧她,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她的真诚分享赢得了很多家长的共鸣和赞赏, 也让很多年轻的家长受益。 我夸她写的纽约地铁的系列小故事,那时天天在跟读。告诉她我也曾在纽约住过工作过,在纽约地铁里,我每天只看到匆匆忙忙赶着上班的人,或是神情疲倦,两眼茫然,面无表情的乘客。但是她能在日常的地铁里发现那么多故事,并且把它写下来,还写了上百篇,让我佩服。 她说,“可能是因为从小学画的缘故,观察力还行。” 是的,在那些文字里我看到了画家的目光和观察力,她正在给地铁里的行人画一幅幅速写画,这些文字极有画面感。 通过这些文字,我也看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她是个勤奋的速写记录者,这种表达是她与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我想艺术对她的滋润,以及她的写作,都是她抗拒平庸生活的方式。 “忆乡坊”公号停办后,我仍然在兰兰的朋友圈默默地关注她的生活和写作。她给我的印象一直是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喜欢美食,旅行,爱写作,富有活力,热心助人,很有才华的人。周围几个微信群,好几位群友都谈到兰兰的热心和她给予的无私帮助(见文后群友的分享)。 不久前普大关门开始上网课,她担心小女儿的毕业典礼是否会取消;因为疫情担心大女儿的婚纱是否能按时收到,婚礼是否能如期举行? 3/5日,她在朋友圈写道:“鉴于很多中文媒体对美国疫情的扭曲夸大报道,我决定从今天开始也写下我在纽约所见所闻的疫情情况。不求完全正确,只求真实所见。不求宏观叙述,只写身边所知小事。” 于是每天看到她写的东部疫情日记。 她的疫情日记,叙述真实,快速而生动,也为她赢得很多新的粉丝。真实,并且参与投入其中,似乎是她追求的生活方式。 谁也没想到3/26她发的最后一篇疫情笔记竟是她的绝笔!听说她是为了给当天的日记配图才出门的 。。。 这次写疫情日记,兰兰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关注。读者也万万没想到她的日记会突然停止,那么多人为她惋惜悲痛。…
全球战疫:新冠疫苗离我们还有多远?
同语轩 美国医生的原创公号。 有科普、有点评、也有感悟。 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病毒不认国界, 爆发和流行是藏不住的。 疫苗也不分国籍, 是不是有效终须事实的检验。 科学就是科学, 任何意识形态都无法改变自然规律。 看不见的敌人,没有硝烟的战场,新冠病毒已经席卷全球。每次疾病大流行的危机时刻,我们都会问,有药物吗?有疫苗吗? 药物可以救治患病的人,很重要。疫苗则可以帮助成千上万的人预防疾病,从人群和长远的角度看,更重要。 各国科学家和制药公司都开足马力研发疫苗和药物,跟病毒赛跑。最近报道有些疫苗进入人体试验阶段,确实是好消息,但是,我们离真正的疫苗还很远。 什么才算真正的疫苗? 有效、无害、可以大面积给人群接种。 疫苗研制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事。至于从研发到成功需要的时间,大部分专家的共识是: 运气好的话,一年到18个月,可以向公众提供有效的疫苗(已经是创纪录的速度)。如果运气不好的话,遥遥无期。 每年的流感疫苗之所以可以在几个月内生产出来,是因为这些年来已经有现成的研发和生产平台,只需要根据预测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一些变动,即可批量生产。然而,新冠不同,人类从未有过任何成功的针对冠状病毒的疫苗,一切必须从零开始,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东西。 疫苗是怎样工作的? 首先看看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怎样工作的。人体免疫系统庞大而复杂、细致而精密,各种免疫细胞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精准调节。我们对自身的免疫系统的了解其实很有限。 通过粘膜或伤口进入人体的病毒就像外敌入侵,身体里四处巡逻的免疫细胞发现后,抓住入侵者审问鉴别,如果认定是外敌,会把敌人的特点(抗原)汇报给专门的细胞,生成有针对性的特异武器(抗体),针对性地消灭敌人。这段时间,人会生病不舒服,然后恢复。免疫系统还会备案存档,下次有同样外敌入侵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合成大批特异武器,发现外敌后就地消灭。也就是说,经过这场生病到恢复的战斗,人体对这种病毒有了免疫力。 疫苗就是模仿这个免疫过程。把具有病毒的特点但又不致病的抗原输入人体,诱导免疫细胞产生应答和反应,同时存档备案记住这个坏蛋。等到真的病毒感染的时候,我们身体早有准备,可以迅速派出特种大部队,一举歼灭敌人。 疫苗研发之路有多长? 根据疾病控制中心的说法,疫苗研发分为几个阶段:探索期、临床前期、临床试验期、法规审查批准、生产和质量控制。 探索期 :各种实验室的研究和试验,目的是寻找合适的抗原,天然或合成的。 临床前期 :研究人员使用组织或细胞以及动物试验来确定该抗原是否会产生该有的免疫反应。许多候选疫苗无法继续发展,因为它们无法产生免疫反应。 临床开发期 :研发者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提交研究用新药的申请。FDA有大约30天的时间来决定是否批准申请 (危机时期当然可以加速审批)。提案获得批准后,疫苗必须通过人体试验的三个试验阶段: 一期 :将候选疫苗给一小群人(通常少于100人)试用,目的是决定候选疫苗是否安全,并更多地了解它在测试对象中引起的反应。 到目前为止,所有那些 夺人眼球的报道里所谓的成功疫苗,都才进入了这一期,甚至这一期都没有。 二期: 包括数百名受试者,旨在提供有关安全性、有效性、接种计划和剂量大小的更多信息。 三期 :可能包括成千上万的测试对象,继续评估候选疫苗的安全性(受试人数少的时候很难发现罕见的副作用)和有效性。 招募和筛选受试者、人体产生免疫反应都需要时间,每一期临床试验的时间会不同,通常几个月的时间是需要有的。很难加速。所以,临床试验通常是疫苗研发的最耗时的阶段。 4. 监管审查和批准:如果疫苗通过了所有的临床试验,研发机构可以向FDA提交《生物制剂许可申请》。这个阶段可以加速。 5. 生产:制药商提供大量疫苗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人员和设备。怎样保证疫苗的有效性、避免污染以及批量生产等问题都需要时间。 6. 质量控制:疫苗获得批准,然后投入生产线,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还有一套程序来追踪监测疫苗是否按预期发挥作用。另外,还有多个系统,包括IV期试验、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和疫苗安全性数据,来继续监测获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难看出,从开始研发到我们说的“打预防针”,整个过程漫长又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需要来自各个领域的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的通力合作,主要包括医疗专业人员、制药公司、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政府机构、媒体以及个人和社区。 有些关键的阶段,尤其是临床经验阶段,很难靠人力加速。 推荐一个视频,讲解疫苗简史和新冠疫苗,值得一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SuxVwMkcpA#action=share 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有什么不同? 疫苗的开发、测试和监管与药物非常相似。但是,与非疫苗药物相比,疫苗的测试更加广泛和彻底,投入更多,耗时更长,因为有两点至关重要的区别: 药物是治疗已经患病的病人的;疫苗是打给没病的人来防病的。 药物用在有限的病人身上;疫苗用在无数的健康人包括孩子身上。 毕竟,疫苗影响到千千万万的健康人,它的保护作用要远大于潜在的危害才能推广。…
美国抗疫日记:4月1日,星期三
同语轩 美国医生的原创公号。 有科普、有点评、也有感悟。 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病毒不认国界, 爆发和流行是藏不住的。 疫苗也不分国籍, 是不是有效终须事实的检验。 科学就是科学, 任何意识形态都无法改变自然规律。 看不见的敌人,没有硝烟的战场,新冠病毒已经席卷全球。每次疾病大流行的危机时刻,我们都会问,有药物吗?有疫苗吗? 药物可以救治患病的人,很重要。疫苗则可以帮助成千上万的人预防疾病,从人群和长远的角度看,更重要。 各国科学家和制药公司都开足马力研发疫苗和药物,跟病毒赛跑。最近报道有些疫苗进入人体试验阶段,确实是好消息,但是,我们离真正的疫苗还很远。 什么才算真正的疫苗? 有效、无害、可以大面积给人群接种。 疫苗研制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事。至于从研发到成功需要的时间,大部分专家的共识是: 运气好的话,一年到18个月,可以向公众提供有效的疫苗(已经是创纪录的速度)。如果运气不好的话,遥遥无期。 每年的流感疫苗之所以可以在几个月内生产出来,是因为这些年来已经有现成的研发和生产平台,只需要根据预测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一些变动,即可批量生产。然而,新冠不同,人类从未有过任何成功的针对冠状病毒的疫苗,一切必须从零开始,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东西。 疫苗是怎样工作的? 首先看看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怎样工作的。人体免疫系统庞大而复杂、细致而精密,各种免疫细胞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精准调节。我们对自身的免疫系统的了解其实很有限。 通过粘膜或伤口进入人体的病毒就像外敌入侵,身体里四处巡逻的免疫细胞发现后,抓住入侵者审问鉴别,如果认定是外敌,会把敌人的特点(抗原)汇报给专门的细胞,生成有针对性的特异武器(抗体),针对性地消灭敌人。这段时间,人会生病不舒服,然后恢复。免疫系统还会备案存档,下次有同样外敌入侵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合成大批特异武器,发现外敌后就地消灭。也就是说,经过这场生病到恢复的战斗,人体对这种病毒有了免疫力。 疫苗就是模仿这个免疫过程。把具有病毒的特点但又不致病的抗原输入人体,诱导免疫细胞产生应答和反应,同时存档备案记住这个坏蛋。等到真的病毒感染的时候,我们身体早有准备,可以迅速派出特种大部队,一举歼灭敌人。 疫苗研发之路有多长? 根据疾病控制中心的说法,疫苗研发分为几个阶段:探索期、临床前期、临床试验期、法规审查批准、生产和质量控制。 探索期 :各种实验室的研究和试验,目的是寻找合适的抗原,天然或合成的。 临床前期 :研究人员使用组织或细胞以及动物试验来确定该抗原是否会产生该有的免疫反应。许多候选疫苗无法继续发展,因为它们无法产生免疫反应。 临床开发期 :研发者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提交研究用新药的申请。FDA有大约30天的时间来决定是否批准申请 (危机时期当然可以加速审批)。提案获得批准后,疫苗必须通过人体试验的三个试验阶段: 一期 :将候选疫苗给一小群人(通常少于100人)试用,目的是决定候选疫苗是否安全,并更多地了解它在测试对象中引起的反应。 到目前为止,所有那些 夺人眼球的报道里所谓的成功疫苗,都才进入了这一期,甚至这一期都没有。 二期: 包括数百名受试者,旨在提供有关安全性、有效性、接种计划和剂量大小的更多信息。 三期 :可能包括成千上万的测试对象,继续评估候选疫苗的安全性(受试人数少的时候很难发现罕见的副作用)和有效性。 招募和筛选受试者、人体产生免疫反应都需要时间,每一期临床试验的时间会不同,通常几个月的时间是需要有的。很难加速。所以,临床试验通常是疫苗研发的最耗时的阶段。 4. 监管审查和批准:如果疫苗通过了所有的临床试验,研发机构可以向FDA提交《生物制剂许可申请》。这个阶段可以加速。 5. 生产:制药商提供大量疫苗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人员和设备。怎样保证疫苗的有效性、避免污染以及批量生产等问题都需要时间。 6. 质量控制:疫苗获得批准,然后投入生产线,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还有一套程序来追踪监测疫苗是否按预期发挥作用。另外,还有多个系统,包括IV期试验、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和疫苗安全性数据,来继续监测获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难看出,从开始研发到我们说的“打预防针”,整个过程漫长又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需要来自各个领域的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的通力合作,主要包括医疗专业人员、制药公司、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政府机构、媒体以及个人和社区。 有些关键的阶段,尤其是临床经验阶段,很难靠人力加速。 推荐一个视频,讲解疫苗简史和新冠疫苗,值得一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SuxVwMkcpA#action=share 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有什么不同? 疫苗的开发、测试和监管与药物非常相似。但是,与非疫苗药物相比,疫苗的测试更加广泛和彻底,投入更多,耗时更长,因为有两点至关重要的区别: 药物是治疗已经患病的病人的;疫苗是打给没病的人来防病的。 药物用在有限的病人身上;疫苗用在无数的健康人包括孩子身上。 毕竟,疫苗影响到千千万万的健康人,它的保护作用要远大于潜在的危害才能推广。…
美国抗疫日记:3月29-30日
3/29/2020 星期天 多云 在家呆一天本来都不想记日记了,临到晚上想想还是写点吧。截止到美中时间夜里11:20分,美国新冠病毒确诊人数14万2,比昨天多了1万7千人。 德州确诊人数2549,死亡人数34,克林郡128,达拉斯郡439。 老川召开记者会,宣布目前居家隔离状况要持续到4月底。 我觉得就算他宣布说四月初就可出门,大家也不敢出去吧。 克林郡最近开始打官司,Mcckinney市长因为实施了比上一级(克林郡)更严格的隔离令被告了,法官宣布市长得听上司的话,市长表示不服,要求上诉。 德州州长也很头疼,好不容易争来主要疫区资格,从联邦拿到的钱这里那里几千万我觉得跟人家能拿到50亿的比也太寒酸了,但好像州长也没说啥,他只是苦恼怎么才能让各个城市能够再管制严些。 老川更头疼,被追着要呼吸机,老头手里搂着1万台呼吸机打死再也不肯给库默,那是他家底儿,哪里急用还得派去用呢。 呼吸机可贵,生命价更高,老川昨天一大早发推说他考虑要给纽约、新泽西、康州实施严格戒严令。库莫一听立刻急了,当即表示反对反对反对!到现在我才发现纽约市长咋一直没露脸呢?毕竟最惨的城市归他管啊。 算了,先别管市长,看看州长吧,谁让他最近这么帅这么飒呢,我看他这风头,四年后肯定要角逐总统竞选了。 库默州长中午出来做报告,宣布新增急诊室和死亡数字都在减少。 并且解释说他原本想要的3万台是最糟糕状况。话里话外,对老川态度貌似软化了些。 晚上老川又发一推说既然纽约目前局面管控不错,那就别实施严格戒严令了吧? 我认为国内吃瓜群众看不到推特上世界各国领袖名人互怼互扁实在损失惨重。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油管(Youtube)简直是世界人民了解时事的巨大窗口,有了它们,眼光更高、视野更阔、天地更宽。 跑题跑题,再拉回来接着说,老川发完推后今天继续跟记者杠。 记者追问你昨天早上为啥要发戒严令?老川说我只是考虑要发。那你晚上为啥要改?老川拉出两位德高望重的医学专家说他俩跟我讨论了最关键问题不是更严格的戒严令,而是更有效使用测试剂。 Dr. Anthony Fauci即刻出来说FDA刚刚通过投入使用的Abbott测试机5分钟就知道你是否确诊,如果不是阳性,15分钟就显示阴性结果了。 这样会大大提高检测率,可以做到有目标隔离、治疗,测试手段提高才是关键。 大家又齐齐关心说你为啥说我们要死200多万人? 安东尼说,这是我们做的模型,如果不加管控最糟糕情况下可能会死那么多。虽然一般我们都会在不太好,但也不太糟的状态之间,但模型可以帮我们准备更充分些。 当然后面还是各种掐掐掐,CNN尤其掐得狠,我很替这些记者庆幸,通通地都被惯坏了,就你们这样一天到晚呛呛,到了有些国,有期徒刑20年,终生不得从事媒体专业。 200万也不知道能不能让一些人听话一点老实呆在家里。 正当我忧国忧民之际,朋友圈里师爷转了俩图宣布好消息,3月上旬美国死亡人数五年来创新低。 确诊人数这么高,死亡人数反而少? 师爷说,出门的少了,死于车祸或其他事故的少了。三月中后期新冠死亡人数才会反映到图表上。 赶紧上网搜,美国车祸死亡人数,每月3200,每年3万8千多。 一时之间,我不知说什么好。 3/30/2020 星期一 又是阴雨天 截止到今天美中时间下午两点半,全美感染新冠病毒人数超过15万7,死亡人数逼近3000。 德州确诊2983,马上要突破3千,达拉斯郡549,克林郡134,目前达拉斯郡死亡率2%,超过德州平均1.4%死亡率。 现在买回家的橘子都要认真清洗了,每个洗20秒,就这待遇,我觉得不吃掉橘子皮都对不起橘子。 凌晨发完昨天的日记,早起看到公司群里老杰问能不写政治吗?再写他都要弃我而去,不读我写的字儿了。 老杰无党派人士,一说什么党就开始晕。 我也不想啊。在今年以前,我的烦恼只有两个,一是跑得不够快,二是舞跳得不够好,岁月静好,我跑个大步,跳个小舞,外界风雨干我何事。 可是这病毒追着人,作为普通小老百姓,我总得知道万一失业怎么办,感染了怎么办,家有孩子的闹着出门怎么办,还有万一需要住院医生们治不治得了这个病? 最高决策者一个决定就能改变N多小老百姓的命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鱼至少得知道跳到哪个桶里才能更安全些吧? 很多读大学的孩子们陆续回来了,有家长在群里分享耶鲁大学教职员工在帮助学生离校,细看一下他们脸上戴的是什么? 这些人,戴着这样的口罩如果感染了,这得多么让人伤心难过。还有他们的家人、朋友,说不定哪天谁中枪,病毒它逮住谁就是谁,不管你是谁。 看报告好像很多口罩在飞,几万几十万的,甚至上千万,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医生PPE都不够。 请看一看DFW CARE里专门为纽约ICU提供紧急救助的群里的对话: 口罩有一个是一个,谁求救就赶紧送过去。 纽约紧急,这里照样也急,有些小医院没有急诊室,但医院里已经有确诊者了,医院收不到口罩只好向民间求助,我们刚好周末到了一批货,医院联络义工马不停蹄拿了医护用品和免责书赶紧给医院送去。 我们要照顾好这些vulnerable的他们。 孩子在家如果闹,怎么办? 拉他们帮忙做口罩,孩子们最愿意帮助别人了。 看看他们写的字,他们就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 在口罩外面套一层自己做的口罩,延长N95的使用寿命。 每一个口罩,都是姐妹们熬红眼睛做出来的。…
新冠肆虐之下,美国人的抗疫善举
3/29/2020 星期天 多云 在家呆一天本来都不想记日记了,临到晚上想想还是写点吧。截止到美中时间夜里11:20分,美国新冠病毒确诊人数14万2,比昨天多了1万7千人。 德州确诊人数2549,死亡人数34,克林郡128,达拉斯郡439。 老川召开记者会,宣布目前居家隔离状况要持续到4月底。 我觉得就算他宣布说四月初就可出门,大家也不敢出去吧。 克林郡最近开始打官司,Mcckinney市长因为实施了比上一级(克林郡)更严格的隔离令被告了,法官宣布市长得听上司的话,市长表示不服,要求上诉。 德州州长也很头疼,好不容易争来主要疫区资格,从联邦拿到的钱这里那里几千万我觉得跟人家能拿到50亿的比也太寒酸了,但好像州长也没说啥,他只是苦恼怎么才能让各个城市能够再管制严些。 老川更头疼,被追着要呼吸机,老头手里搂着1万台呼吸机打死再也不肯给库默,那是他家底儿,哪里急用还得派去用呢。 呼吸机可贵,生命价更高,老川昨天一大早发推说他考虑要给纽约、新泽西、康州实施严格戒严令。库莫一听立刻急了,当即表示反对反对反对!到现在我才发现纽约市长咋一直没露脸呢?毕竟最惨的城市归他管啊。 算了,先别管市长,看看州长吧,谁让他最近这么帅这么飒呢,我看他这风头,四年后肯定要角逐总统竞选了。 库默州长中午出来做报告,宣布新增急诊室和死亡数字都在减少。 并且解释说他原本想要的3万台是最糟糕状况。话里话外,对老川态度貌似软化了些。 晚上老川又发一推说既然纽约目前局面管控不错,那就别实施严格戒严令了吧? 我认为国内吃瓜群众看不到推特上世界各国领袖名人互怼互扁实在损失惨重。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油管(Youtube)简直是世界人民了解时事的巨大窗口,有了它们,眼光更高、视野更阔、天地更宽。 跑题跑题,再拉回来接着说,老川发完推后今天继续跟记者杠。 记者追问你昨天早上为啥要发戒严令?老川说我只是考虑要发。那你晚上为啥要改?老川拉出两位德高望重的医学专家说他俩跟我讨论了最关键问题不是更严格的戒严令,而是更有效使用测试剂。 Dr. Anthony Fauci即刻出来说FDA刚刚通过投入使用的Abbott测试机5分钟就知道你是否确诊,如果不是阳性,15分钟就显示阴性结果了。 这样会大大提高检测率,可以做到有目标隔离、治疗,测试手段提高才是关键。 大家又齐齐关心说你为啥说我们要死200多万人? 安东尼说,这是我们做的模型,如果不加管控最糟糕情况下可能会死那么多。虽然一般我们都会在不太好,但也不太糟的状态之间,但模型可以帮我们准备更充分些。 当然后面还是各种掐掐掐,CNN尤其掐得狠,我很替这些记者庆幸,通通地都被惯坏了,就你们这样一天到晚呛呛,到了有些国,有期徒刑20年,终生不得从事媒体专业。 200万也不知道能不能让一些人听话一点老实呆在家里。 正当我忧国忧民之际,朋友圈里师爷转了俩图宣布好消息,3月上旬美国死亡人数五年来创新低。 确诊人数这么高,死亡人数反而少? 师爷说,出门的少了,死于车祸或其他事故的少了。三月中后期新冠死亡人数才会反映到图表上。 赶紧上网搜,美国车祸死亡人数,每月3200,每年3万8千多。 一时之间,我不知说什么好。 3/30/2020 星期一 又是阴雨天 截止到今天美中时间下午两点半,全美感染新冠病毒人数超过15万7,死亡人数逼近3000。 德州确诊2983,马上要突破3千,达拉斯郡549,克林郡134,目前达拉斯郡死亡率2%,超过德州平均1.4%死亡率。 现在买回家的橘子都要认真清洗了,每个洗20秒,就这待遇,我觉得不吃掉橘子皮都对不起橘子。 凌晨发完昨天的日记,早起看到公司群里老杰问能不写政治吗?再写他都要弃我而去,不读我写的字儿了。 老杰无党派人士,一说什么党就开始晕。 我也不想啊。在今年以前,我的烦恼只有两个,一是跑得不够快,二是舞跳得不够好,岁月静好,我跑个大步,跳个小舞,外界风雨干我何事。 可是这病毒追着人,作为普通小老百姓,我总得知道万一失业怎么办,感染了怎么办,家有孩子的闹着出门怎么办,还有万一需要住院医生们治不治得了这个病? 最高决策者一个决定就能改变N多小老百姓的命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鱼至少得知道跳到哪个桶里才能更安全些吧? 很多读大学的孩子们陆续回来了,有家长在群里分享耶鲁大学教职员工在帮助学生离校,细看一下他们脸上戴的是什么? 这些人,戴着这样的口罩如果感染了,这得多么让人伤心难过。还有他们的家人、朋友,说不定哪天谁中枪,病毒它逮住谁就是谁,不管你是谁。 看报告好像很多口罩在飞,几万几十万的,甚至上千万,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医生PPE都不够。 请看一看DFW CARE里专门为纽约ICU提供紧急救助的群里的对话: 口罩有一个是一个,谁求救就赶紧送过去。 纽约紧急,这里照样也急,有些小医院没有急诊室,但医院里已经有确诊者了,医院收不到口罩只好向民间求助,我们刚好周末到了一批货,医院联络义工马不停蹄拿了医护用品和免责书赶紧给医院送去。 我们要照顾好这些vulnerable的他们。 孩子在家如果闹,怎么办? 拉他们帮忙做口罩,孩子们最愿意帮助别人了。 看看他们写的字,他们就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 在口罩外面套一层自己做的口罩,延长N95的使用寿命。 每一个口罩,都是姐妹们熬红眼睛做出来的。…
墨尔本封城记:儿子的咖啡馆
** 编者按: 这里写的是一个澳洲华人家里的事。他来自中国江苏泰州,十几年前移民澳洲,他的儿子在澳洲长大。前几年大学毕业,自己创业,在墨尔本开了一家咖啡馆。这几天墨尔本封城,刚刚发生的事,读来不禁感佩良多。看到澳人的善良,也看到我们华人的善良。 儿子的咖啡馆在墨尔本的南亚拉街上,两年前他决定在这条街上开店的时候我曾经反对过,因为这条街不仅是“鬼佬街”,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墨尔本的“富人区”,我简直不敢想华人在这条街上开西餐咖啡店意味着什么,但儿子执意要做我也只有无奈,暗地里让两个他比较信任的长辈劝阻也没有起作用,最后他还是把咖啡馆开那里了,而且还是这条街上最大的一家。 去年我两次去墨尔本,从来都没有主动到他的咖啡馆去过,也不想问他的经营情况,他每天早出晚归,忙得不亦乐乎。 第一次到儿子的咖啡馆用餐,还是台湾的朋友在那里请客,被大家公认的美食家吴太太坐下来就点了一个培根的套餐,我还在纳闷她为什么点培根,她已把店里的几个菜夸奖了一通,后来听儿子介绍了他们店里的所有原材料都来自维州有名的生态农场,鸡蛋都与众不同,不过吃了后确实味道不错,出于做老子的无奈,一直没有夸奖过他。 前天,墨尔本决定关城,所有餐馆都不许开了,虽然每个店政府有退税补贴和现金补偿,但儿子给我打电话说他非常纠结,因为关店就意味着店里的十名员工失业了,他们除了政府的救济金外就没有了收入。于是,父子俩第一次为咖啡馆的事情进行了讨论,最后决定把员工分成两组,轮流到店里工作,只做外卖,不做堂食,所有的利润都归他们自己。 昨天晚上,儿子又给我来电话,他还是决定关店,因为他看到整条街上的餐饮店老板们都很悲伤,甚至看到几个坐在门口一边吸烟一边流泪,他认为他的店是这条街上最大的一间咖啡店,如果继续做外卖不仅仅是没有配合城市抗病毒的要求,对同行业的朋友也有失公平,显得自己很自私。我被他说得无言以对,最后跟他说:我尊重你的意见。 今天上午,他准备了把店里冷库的几万澳元食品用三种方式处理,一半用于赠送给老顾客,1/4赠送给员工,1/4赠送给最近一直没有购买到食品的老人。 下午两点左右,我正在办公室和朋友聊天,儿子给我来电话,还没开始说两句就哭出了声音。 所有的老顾客都把赠送的食品的钱放在了桌上,有很多老顾客主动提出来先支付1000或2000澳元,等他的店重新开张时来消费。几个老人不仅要留下大数额的现金,还主动跟儿子讲,虽然这个病毒从中国开始,但最先受到伤害的是中国人,这不是华人的错,我们需要你这样的华人做朋友。儿子哭了! 把员工工资和补助发放后,儿子和店长、厨师长发现了收银台里是员工们留下的赠送食品的钱,三个男人抱头大哭。 听到儿子带着哭泣的介绍,我和朋友都忍不住了,尤其儿子最后的话深深的扎痛了我的灵魂,“爸爸,这个病毒究竟是什么回事?我以后怎么向我的两个儿子解释这件事?我感觉到自己有犯罪感!我实在找不到人来诉说,所以打电话给你。” 我完全无语了,下意识的把手机声音放到最低,要不是坐在我办公桌前的朋友是女性,我可能也会哭出声来!!! 于二零二零年三月二十四日 【编者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APAPA Ohio及OCAA官方立场。所有图片均由作者提供或来自网络。如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更多精彩文章,请查看我们公众号的主页。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纽约蓝蓝的最后一篇疫情日记
陌上美国 客观、快捷的美国时评和生活资讯。 编者按 一个让人完全难以接受的事实,纽约蓝蓝昨天在家附近走路时被一辆小面包车撞倒,已经于美东时间3月27日早上10-11点之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无限怀念,无比哀痛……3月6日她在陌上美国发表了第一篇纽约疫情日记(注:日记日期为3月4日),真实客观地描写新冠疫情阴影下的美国、纽约,备受读者欢迎,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每日一篇,成了很多海内外华人的必读。谁料到这一切会嘎然而止!这里转载她的最后一篇疫情日记,作为对她的敬意和怀念。 200325第22天,阴 早上醒来发现做的梦都是白宫新闻发布会,看来病毒已经侵入我的脑子了。 白宫的新闻发布会有时真的像脱口秀!看川普和记者唇枪舌战太好玩了。也佩服这些记者,面对世界第一强国的总统一点都不怵。吵是吵,大家盼望的好消息来了:刺激经济的法案通过了,1200美金的支票三周之内就会到达美国人的账号里了,90%的美国人口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金额(按2018年报税收入来折算,个人收入7.5万以下,家庭收入15万以下)。4口之家最高可以拿到3400美金。另外还将提供2000亿无息贷款给小企业发工资,让员工能保住工作。 总统新冠领导班子里的女军医Dr Birx以优雅女性化的妆容受到大众瞩目,特别是她每日一换的丝巾,被我很多朋友称为“丝巾女士” 。网上已经有好事者收集了她每天戴的丝巾图案。她仿佛具有母亲一样安抚的能力,就像我总具有带歪楼的能力一样。 Dr Birx NYPost 今天纽约州有3万多例确诊病例,其中3805例住院,住院率为12%。888例住在ICU病床,ICU住院率为3%。州长库莫表示,住院率增速正在下降。他还说纽约人的“亲密的关系”让纽约成为此次疫情中心。但这种“亲密”既是纽约最大的弱点,也是纽约最大的优点。它让纽约在面对任何困难时战无不胜。而纽约最终一定会战胜疫情。 今天4000台呼吸机已经到达曼哈顿了,过几天还会有另外一波。看州长的推特,各种防护用品今天已经陆续到达纽约各医院,他说可以保持几周的用量,暂缓燃眉之急,但还会继续采购。不过其他一些州仍然面临挑战,目前联邦政府的物资是向纽约严重倾斜的。 根据我的经验美国媒体左右旗帜明显,一定要两边都看才能够判断实情,比如看CNN以后一定要看看FOX补补,读了纽约时报一定要再看看纽约邮报平衡一下,好比中国人的阴阳理论。长久只看一个新闻媒体必定中毒太深。所以我现在只看那种综合性的新闻app,哪家都有,尽量防止中毒。 昨天纽约时报的视频报道:“一家急诊中心的72小时”pilou露了昆士Elmhurst公立医院急诊中心最近所面临的困境:前线工作人员已经出现防护物资短缺,病人在死去,每天急诊人数从平时的200人上升到400。各方面已经接近饱和状态。 其他医院普遍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但是公立医院更为焦头烂额,矛盾更为突出。纽约市和新泽西各有一名医护人员去世。 好在我们华人行动非常快,民间公益组织华藤会昨天已经把采购到的第一批口罩分别送到了Elmhurst Hospital和Harlem Hospital。这次全美华人捐助的行动都非常迅速,而且层面广,大城市,小镇上都有,在这青黄不接之季很管用。 纽约市大概有近百家医院,是美国医疗资源最强的城市。其中有11家公立医院,在美国城市里属于很多的,大部分地区是以私立医院为主,一般私立医院条件会更好但是也会更贵。公立医院平时也是人满为患因为病人和医生的比例大大低于私立。这和美国大学的情况差不多。 美国的好处就是有特别尽职的记者,没有他们不敢写的,不敢曝光的。写了一般就能帮助解决问题。视频里看昨天州长许诺的物资至少是有一部分已经到达医院的手里了,但是这会是一个比较长期的问题。 由军队主持的詹维斯会展中心的改建正在进行中,预计10天以后开始运行。纽约的高峰应该是4月中到来。 除了华人在捐各种防护物资之外,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来源是各大博物馆和艺术学院。这些机构平时总是储存得有一定数量的口罩,手套供工作人员/学生使用。不管是作画,喷绘,版画,还是雕塑,艺术家一般都得戴上n95保护自己,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取挂艺术品,修复文物时则会用上手套口罩。在听到纽约的医院缺少防护物资时惠特尼博物馆第一个捐出一批物资给医院:“现在是救命之时。” 随后MOMA也继续跟进一批。库柏联盟也翻箱倒柜找到很多积攒的手套口罩。加州的几个博物馆也有类似动作。 到今天为止纽约州共有4万名志愿者主动请战加入防疫大战。这当中包括2265名医生,20000万多注册护士/护理。另外还有6000心理医生加入网上心理咨询服务,美国对于灾难中民众的心理疏导尤为看重。 一个奇怪的现象却是全美范围内可供领养的宠物大量短缺,过去2周增加了10倍以上的申请。现在纽约各个宠物避难所的猫狗全部被领养光了,真是一个令人欣喜的难题。人们突然退缩家中以后一是有大量时间,二是精神上更需要宠物藉慰。不过动物避难所的人担心经济衰退以后又会看见大量宠物被主人抛弃。但是至少目前在灾难之中这些动物都有妥善的去处了。 今天应读者要求我多写一些新泽西的新闻。 木桥市有个老人院94人几乎全体中招。目前全州感染人数4400,本郡就占了近1000。州长墨菲表示,目前新泽西州拥有18433张急诊床位,其中有2000张床位可以提供重症治疗(critical care),在接下来的几周,州府的目标是再增加2360张床位。同时特朗普总统已派遣美国陆军工兵部队在新泽西州建立四所医院,分别位于北部,中部和南部。每所“方舱”医院将设有250个床位(这个似乎是标准的),计划为没有新冠症状的重症监护病人开放,为医院腾出床位给新冠病人。 本周新泽西还会增加两处免下车检测中心。一处在纽瓦克市(Newark)的维卡西公园(Weequahic Park),另外一处在威廉•帕特森大学内(William Paterson University)。 新州一个25岁的小伙子本来是个运动员,身体非常健康。3/12号开始有症状,去爱迪生医院治疗,由于实验室弄丢了他确诊的证明,导致他很多天都无法使用实验性的治疗,病情恶化。目前已经用直升飞机送到宾大医院治疗,预计将使用Remdesivir。 另外一个新泽西50岁的死老头在一个食品店故意朝营业员咳嗽,并声称自己有新冠肺炎,还说:“你们很幸运,还有工作”。星期二他被新州以三级恐怖威胁罪起诉。如果罪名成立,最高可以判3至5年徒刑。 非常时期,既有坏人出没,也有很多蠢人出没。加州一个在Tiktok上的网红,为了赚流量,上周居然直播所谓新冠挑战,直接去添公共马桶!结果现在宣布确诊了。算是梦想成真了吧。 谈完国事谈家事。 我家老二今天继续上网课,谈科技创业。听她讲起这门课,实在让我羡慕不已,我也把普林斯顿的这门“高级网课”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今天是要介绍一家美国的科技初创企业,先由加州的创建者介绍他彪悍的人生:哈佛毕业,此后两年住在一辆面包车里,每天攀岩度日。某日猛醒,就创办了这家公司。(小伙子还非常帅,是非常好的女婿的候选人)。 这家公司是干嘛的呢?是在非洲卢旺达的偏僻之地用无人机递送血浆。因为血浆的保鲜期只有6天,而卢旺达的很多偏远山区道路崎岖,靠汽车运输昂贵又耗时。精彩的是学生马上就和卢旺达的公司接上了视频,可以亲眼看见现场无人机的起降,听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在上课的一个半小时里,学生目睹了大约4、5架飞机的返航过程,详细了解了他们的操作,公司内外环境。 女儿说像这个课程比普通课堂上还有效,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把问题打在屏幕上,效率极高。有意思的是这个公司在帮助当地医院的同时,他并不是非营利组织,作为初创企业他和卢旺达政府签了合同。所以连教授都赞不绝口,说本来我不应该带有立场,但是希望你们以后毕业应该为这样的公司工作。我也了解到非洲大陆其实有非常多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只是不被外界所知,其实真的是创业的处女地。 这门课让我感叹在兼顾商业目的其实同时也是可以考虑人道主义的,二者并不矛盾。多一些这样“不作恶”的企业世界将会太平很多。防疫是否也能找到人道主义和经济问题的平衡点呢? 可惜在疫情当中也有很多没有道德底线想发国难财的人们。今天看见一则消息称有华人通过微信在有组织的销售假新冠测试盒,号称以滴血方式马上就能出结果,20几美金一个。结果居然是检查受孕的试孕棒。另外纽约有报道有人假装打电话叫你去做测试,然后先收钱。希望大家警惕,目前试剂仍然紧张,不可能主动叫你去测试的。 另外宾州的一个女人故意朝食品店里的食品吐口水,害得商家被迫被价值3万5美金的食品全部扔掉。真的是非常病态。 最后附上新泽西检测点,需要预约的点请在测试之前首先给家庭医生打电话或者网上问诊: PNC Bank Arts Center。地址:116 Garden State Pkwy, Holmdel, NJ…
美国抗疫日记:3月28日,星期六
陌上美国 客观、快捷的美国时评和生活资讯。 编者按 一个让人完全难以接受的事实,纽约蓝蓝昨天在家附近走路时被一辆小面包车撞倒,已经于美东时间3月27日早上10-11点之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无限怀念,无比哀痛……3月6日她在陌上美国发表了第一篇纽约疫情日记(注:日记日期为3月4日),真实客观地描写新冠疫情阴影下的美国、纽约,备受读者欢迎,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每日一篇,成了很多海内外华人的必读。谁料到这一切会嘎然而止!这里转载她的最后一篇疫情日记,作为对她的敬意和怀念。 200325第22天,阴 早上醒来发现做的梦都是白宫新闻发布会,看来病毒已经侵入我的脑子了。 白宫的新闻发布会有时真的像脱口秀!看川普和记者唇枪舌战太好玩了。也佩服这些记者,面对世界第一强国的总统一点都不怵。吵是吵,大家盼望的好消息来了:刺激经济的法案通过了,1200美金的支票三周之内就会到达美国人的账号里了,90%的美国人口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金额(按2018年报税收入来折算,个人收入7.5万以下,家庭收入15万以下)。4口之家最高可以拿到3400美金。另外还将提供2000亿无息贷款给小企业发工资,让员工能保住工作。 总统新冠领导班子里的女军医Dr Birx以优雅女性化的妆容受到大众瞩目,特别是她每日一换的丝巾,被我很多朋友称为“丝巾女士” 。网上已经有好事者收集了她每天戴的丝巾图案。她仿佛具有母亲一样安抚的能力,就像我总具有带歪楼的能力一样。 Dr Birx NYPost 今天纽约州有3万多例确诊病例,其中3805例住院,住院率为12%。888例住在ICU病床,ICU住院率为3%。州长库莫表示,住院率增速正在下降。他还说纽约人的“亲密的关系”让纽约成为此次疫情中心。但这种“亲密”既是纽约最大的弱点,也是纽约最大的优点。它让纽约在面对任何困难时战无不胜。而纽约最终一定会战胜疫情。 今天4000台呼吸机已经到达曼哈顿了,过几天还会有另外一波。看州长的推特,各种防护用品今天已经陆续到达纽约各医院,他说可以保持几周的用量,暂缓燃眉之急,但还会继续采购。不过其他一些州仍然面临挑战,目前联邦政府的物资是向纽约严重倾斜的。 根据我的经验美国媒体左右旗帜明显,一定要两边都看才能够判断实情,比如看CNN以后一定要看看FOX补补,读了纽约时报一定要再看看纽约邮报平衡一下,好比中国人的阴阳理论。长久只看一个新闻媒体必定中毒太深。所以我现在只看那种综合性的新闻app,哪家都有,尽量防止中毒。 昨天纽约时报的视频报道:“一家急诊中心的72小时”pilou露了昆士Elmhurst公立医院急诊中心最近所面临的困境:前线工作人员已经出现防护物资短缺,病人在死去,每天急诊人数从平时的200人上升到400。各方面已经接近饱和状态。 其他医院普遍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但是公立医院更为焦头烂额,矛盾更为突出。纽约市和新泽西各有一名医护人员去世。 好在我们华人行动非常快,民间公益组织华藤会昨天已经把采购到的第一批口罩分别送到了Elmhurst Hospital和Harlem Hospital。这次全美华人捐助的行动都非常迅速,而且层面广,大城市,小镇上都有,在这青黄不接之季很管用。 纽约市大概有近百家医院,是美国医疗资源最强的城市。其中有11家公立医院,在美国城市里属于很多的,大部分地区是以私立医院为主,一般私立医院条件会更好但是也会更贵。公立医院平时也是人满为患因为病人和医生的比例大大低于私立。这和美国大学的情况差不多。 美国的好处就是有特别尽职的记者,没有他们不敢写的,不敢曝光的。写了一般就能帮助解决问题。视频里看昨天州长许诺的物资至少是有一部分已经到达医院的手里了,但是这会是一个比较长期的问题。 由军队主持的詹维斯会展中心的改建正在进行中,预计10天以后开始运行。纽约的高峰应该是4月中到来。 除了华人在捐各种防护物资之外,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来源是各大博物馆和艺术学院。这些机构平时总是储存得有一定数量的口罩,手套供工作人员/学生使用。不管是作画,喷绘,版画,还是雕塑,艺术家一般都得戴上n95保护自己,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取挂艺术品,修复文物时则会用上手套口罩。在听到纽约的医院缺少防护物资时惠特尼博物馆第一个捐出一批物资给医院:“现在是救命之时。” 随后MOMA也继续跟进一批。库柏联盟也翻箱倒柜找到很多积攒的手套口罩。加州的几个博物馆也有类似动作。 到今天为止纽约州共有4万名志愿者主动请战加入防疫大战。这当中包括2265名医生,20000万多注册护士/护理。另外还有6000心理医生加入网上心理咨询服务,美国对于灾难中民众的心理疏导尤为看重。 一个奇怪的现象却是全美范围内可供领养的宠物大量短缺,过去2周增加了10倍以上的申请。现在纽约各个宠物避难所的猫狗全部被领养光了,真是一个令人欣喜的难题。人们突然退缩家中以后一是有大量时间,二是精神上更需要宠物藉慰。不过动物避难所的人担心经济衰退以后又会看见大量宠物被主人抛弃。但是至少目前在灾难之中这些动物都有妥善的去处了。 今天应读者要求我多写一些新泽西的新闻。 木桥市有个老人院94人几乎全体中招。目前全州感染人数4400,本郡就占了近1000。州长墨菲表示,目前新泽西州拥有18433张急诊床位,其中有2000张床位可以提供重症治疗(critical care),在接下来的几周,州府的目标是再增加2360张床位。同时特朗普总统已派遣美国陆军工兵部队在新泽西州建立四所医院,分别位于北部,中部和南部。每所“方舱”医院将设有250个床位(这个似乎是标准的),计划为没有新冠症状的重症监护病人开放,为医院腾出床位给新冠病人。 本周新泽西还会增加两处免下车检测中心。一处在纽瓦克市(Newark)的维卡西公园(Weequahic Park),另外一处在威廉•帕特森大学内(William Paterson University)。 新州一个25岁的小伙子本来是个运动员,身体非常健康。3/12号开始有症状,去爱迪生医院治疗,由于实验室弄丢了他确诊的证明,导致他很多天都无法使用实验性的治疗,病情恶化。目前已经用直升飞机送到宾大医院治疗,预计将使用Remdesivir。 另外一个新泽西50岁的死老头在一个食品店故意朝营业员咳嗽,并声称自己有新冠肺炎,还说:“你们很幸运,还有工作”。星期二他被新州以三级恐怖威胁罪起诉。如果罪名成立,最高可以判3至5年徒刑。 非常时期,既有坏人出没,也有很多蠢人出没。加州一个在Tiktok上的网红,为了赚流量,上周居然直播所谓新冠挑战,直接去添公共马桶!结果现在宣布确诊了。算是梦想成真了吧。 谈完国事谈家事。 我家老二今天继续上网课,谈科技创业。听她讲起这门课,实在让我羡慕不已,我也把普林斯顿的这门“高级网课”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今天是要介绍一家美国的科技初创企业,先由加州的创建者介绍他彪悍的人生:哈佛毕业,此后两年住在一辆面包车里,每天攀岩度日。某日猛醒,就创办了这家公司。(小伙子还非常帅,是非常好的女婿的候选人)。 这家公司是干嘛的呢?是在非洲卢旺达的偏僻之地用无人机递送血浆。因为血浆的保鲜期只有6天,而卢旺达的很多偏远山区道路崎岖,靠汽车运输昂贵又耗时。精彩的是学生马上就和卢旺达的公司接上了视频,可以亲眼看见现场无人机的起降,听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在上课的一个半小时里,学生目睹了大约4、5架飞机的返航过程,详细了解了他们的操作,公司内外环境。 女儿说像这个课程比普通课堂上还有效,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把问题打在屏幕上,效率极高。有意思的是这个公司在帮助当地医院的同时,他并不是非营利组织,作为初创企业他和卢旺达政府签了合同。所以连教授都赞不绝口,说本来我不应该带有立场,但是希望你们以后毕业应该为这样的公司工作。我也了解到非洲大陆其实有非常多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只是不被外界所知,其实真的是创业的处女地。 这门课让我感叹在兼顾商业目的其实同时也是可以考虑人道主义的,二者并不矛盾。多一些这样“不作恶”的企业世界将会太平很多。防疫是否也能找到人道主义和经济问题的平衡点呢? 可惜在疫情当中也有很多没有道德底线想发国难财的人们。今天看见一则消息称有华人通过微信在有组织的销售假新冠测试盒,号称以滴血方式马上就能出结果,20几美金一个。结果居然是检查受孕的试孕棒。另外纽约有报道有人假装打电话叫你去做测试,然后先收钱。希望大家警惕,目前试剂仍然紧张,不可能主动叫你去测试的。 另外宾州的一个女人故意朝食品店里的食品吐口水,害得商家被迫被价值3万5美金的食品全部扔掉。真的是非常病态。 最后附上新泽西检测点,需要预约的点请在测试之前首先给家庭医生打电话或者网上问诊: PNC Bank Arts Center。地址:116 Garden State Pkwy, Holmdel, NJ…
美国抗疫日记:3月27日,星期五
2020年3月25日星期三,川普总统在推特上发表推文,表示他将避免使用“中国病毒”一词,因为美国许多立法者和AAPI组织都抗议这样的言辞会导致亚裔美国人遭受言语攻击甚至暴力。 美国国会华裔众议员孟昭文在周三提出她的反歧视决议案(H.Res.908)时说:“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反亚裔言论,尤其是总统等国家领导人的反亚裔言论,频繁使用’中国病毒’、’武汉病毒’和’功夫流感’等字眼,不仅不负责任、鲁莽和彻头彻尾的令人作呕,还威胁到亚裔美国人社区的安全;这样的语言暴力,会将亚裔美国人变成新冠病毒的替罪羊。” “亚裔美国人与全国其他亿万人民一样,都为新冠病毒感到担忧;然而,在对亚裔人的威胁和攻击急剧增加之后,许多亚裔美国人生活在恐惧之中。在围绕COVID-19的焦虑和恐惧加剧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不应该忘记保护每个人的健康和安全 无论他们的种族背景如何。众议院必须坚决反对令人恶心的狭隘、偏执和暴力,这会给我们国家的历史留下可怕的烙印,尤其是在这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危机时刻。我感谢今天与我一起联署该决议的同事,他们与我一起大声而清晰地宣告:仇外心理和歧视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我强烈敦促众议院全体同事支持和通过这项决议。” 孟昭文的决议案得到124个国会众议员的联署支持。APAPA与其他许多亚裔美国人组织一起赞赏孟众议员的努力。请大家打电话给国会议员,来支持这个决议。下面是决议的英文原文。 Condemning all forms of anti-Asian sentiment as related to COVID-19 Whereas 23,000,000 Asian Americans and Pacific Islanders account for 7 percent of the nation’s pop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Whereas over 2,000,000 Asian Americans and Pacific Islanders are working on the frontlines of this COVID-19 pandemic in health care, law enforcement,…
美国亚太联盟赞赏华裔国会议员孟昭文的反歧视决议案
2020年3月25日星期三,川普总统在推特上发表推文,表示他将避免使用“中国病毒”一词,因为美国许多立法者和AAPI组织都抗议这样的言辞会导致亚裔美国人遭受言语攻击甚至暴力。 美国国会华裔众议员孟昭文在周三提出她的反歧视决议案(H.Res.908)时说:“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反亚裔言论,尤其是总统等国家领导人的反亚裔言论,频繁使用’中国病毒’、’武汉病毒’和’功夫流感’等字眼,不仅不负责任、鲁莽和彻头彻尾的令人作呕,还威胁到亚裔美国人社区的安全;这样的语言暴力,会将亚裔美国人变成新冠病毒的替罪羊。” “亚裔美国人与全国其他亿万人民一样,都为新冠病毒感到担忧;然而,在对亚裔人的威胁和攻击急剧增加之后,许多亚裔美国人生活在恐惧之中。在围绕COVID-19的焦虑和恐惧加剧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不应该忘记保护每个人的健康和安全 无论他们的种族背景如何。众议院必须坚决反对令人恶心的狭隘、偏执和暴力,这会给我们国家的历史留下可怕的烙印,尤其是在这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危机时刻。我感谢今天与我一起联署该决议的同事,他们与我一起大声而清晰地宣告:仇外心理和歧视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我强烈敦促众议院全体同事支持和通过这项决议。” 孟昭文的决议案得到124个国会众议员的联署支持。APAPA与其他许多亚裔美国人组织一起赞赏孟众议员的努力。请大家打电话给国会议员,来支持这个决议。下面是决议的英文原文。 Condemning all forms of anti-Asian sentiment as related to COVID-19 Whereas 23,000,000 Asian Americans and Pacific Islanders account for 7 percent of the nation’s pop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Whereas over 2,000,000 Asian Americans and Pacific Islanders are working on the frontlines of this COVID-19 pandemic in health care, law enforcement,…
张文宏医生对美国疫情的观点和应对措施(24点)
3/26/2020 达拉斯(标题日期有误,抱歉) 截止到今天为止,美国新冠病毒确诊人数8万多,死亡人数超过1000。 德州确诊人数1500人,20人死亡,克林郡确诊人数66,达拉斯郡303。 今天油管上听石头说,据说好像拐点要来了。据他报告,到目前为止,大约有45万人参加检测,随着检测能力提升和实施隔离,希望疫情不会失控。 我权且信一回石头同学吧,他在疫情严重的纽约。 纽约现在真是重灾区,差不多一半都在纽约州,而纽约市又占了全州将近60%,真够纽约市长愁的。 此时的纽约已经不再车水马龙了。 好歹咱也是发达国家财大气粗呀,可是大国际城市医护人员居然穿着垃圾袋防护服。 我看到照片,虽然心里难过,但看到人家还是掐着腰摆得很时尚,即便再愁苦也忍不住要赞一下她们。 有的医护人员怕影响别人,已经开始搭帐篷了。 西乃山医院医护人员感染去世了。 加州的医护人员穿的也很让人心酸。 PPE,PPE,加州人喊着要PPE。 我记得好像说有50万只口罩要送到纽约去啊,难道现在还在路上刮旋风不成? DFW CARE群里的人看到这些照片,再看到医护人员急求N95,抹眼泪之余纷纷报名捐献自己家的N95,3个、4个不嫌少,15、20不嫌多,今早游击队长雨婷带着游击小分队挨家挨户搜集,简直是全民皆兵,一共搜到400多个口罩。 口罩准备分四箱送出去,一箱给本地儿童医院,三箱给纽约医院急诊室。 所有的贡献口罩,取口罩,分口罩的美丽义工们,所有医护人员、患者虽然不认识你们,但你们的爱心、慷慨、良善会被永远铭记。 大家在一个一个集口罩时,我想起来要查一查那50万口罩,它们在哪里? 放狗搜了搜,找到一则新闻,赫然发现珍贵的N95口罩上个周末在西雅图Target 店的货架上。 记者知道后,当然毫不留情揭露。Target负责人赶紧出面道歉认错,承诺把N95口罩捐给西雅图医院。 他不肯说到底他们买了多少货,怕被谴责。 当然要被谴责,现在大家都把自家缝纫机拿出来连夜赶工做口罩了好吗?! 做口罩组的姐妹们深夜还在忙,负责人是赵清和Suzie,夜里12点赶大家上床睡觉,每一个口罩都是大家一点点缝出来的。Suzie还要操心布料尽量少转手,少被触碰,如何统一消毒才能确保质量,各种操心劳累。 还有人想起来妈妈的陪嫁古董缝纫机,放到群里给大家欣赏一下。 我自己也慢慢适应了隔离生活,偶尔看看小林漫画笑上一笑。 据说大笑可以提高免疫力。 或者看看我国军事网统计数字,再哈哈哈哈一会儿。 笑完之后还得干活,做正事儿。 我伸长脖子等待春暖花开。 如果说,拐点真的就在不远处,那么让我们再坚持一下,一起坚强面对。 对DFW CARE 义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网址查询义工信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接进入)。 https://sites.google.com/view/dfwcare/ 【编者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APAPA Ohio及OCAA官方立场。所有图片均由作者提供或来自网络。如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更多精彩文章,请查看我们公众号的主页。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美国抗疫日记:3月25日,大德州
3/26/2020 达拉斯(标题日期有误,抱歉) 截止到今天为止,美国新冠病毒确诊人数8万多,死亡人数超过1000。 德州确诊人数1500人,20人死亡,克林郡确诊人数66,达拉斯郡303。 今天油管上听石头说,据说好像拐点要来了。据他报告,到目前为止,大约有45万人参加检测,随着检测能力提升和实施隔离,希望疫情不会失控。 我权且信一回石头同学吧,他在疫情严重的纽约。 纽约现在真是重灾区,差不多一半都在纽约州,而纽约市又占了全州将近60%,真够纽约市长愁的。 此时的纽约已经不再车水马龙了。 好歹咱也是发达国家财大气粗呀,可是大国际城市医护人员居然穿着垃圾袋防护服。 我看到照片,虽然心里难过,但看到人家还是掐着腰摆得很时尚,即便再愁苦也忍不住要赞一下她们。 有的医护人员怕影响别人,已经开始搭帐篷了。 西乃山医院医护人员感染去世了。 加州的医护人员穿的也很让人心酸。 PPE,PPE,加州人喊着要PPE。 我记得好像说有50万只口罩要送到纽约去啊,难道现在还在路上刮旋风不成? DFW CARE群里的人看到这些照片,再看到医护人员急求N95,抹眼泪之余纷纷报名捐献自己家的N95,3个、4个不嫌少,15、20不嫌多,今早游击队长雨婷带着游击小分队挨家挨户搜集,简直是全民皆兵,一共搜到400多个口罩。 口罩准备分四箱送出去,一箱给本地儿童医院,三箱给纽约医院急诊室。 所有的贡献口罩,取口罩,分口罩的美丽义工们,所有医护人员、患者虽然不认识你们,但你们的爱心、慷慨、良善会被永远铭记。 大家在一个一个集口罩时,我想起来要查一查那50万口罩,它们在哪里? 放狗搜了搜,找到一则新闻,赫然发现珍贵的N95口罩上个周末在西雅图Target 店的货架上。 记者知道后,当然毫不留情揭露。Target负责人赶紧出面道歉认错,承诺把N95口罩捐给西雅图医院。 他不肯说到底他们买了多少货,怕被谴责。 当然要被谴责,现在大家都把自家缝纫机拿出来连夜赶工做口罩了好吗?! 做口罩组的姐妹们深夜还在忙,负责人是赵清和Suzie,夜里12点赶大家上床睡觉,每一个口罩都是大家一点点缝出来的。Suzie还要操心布料尽量少转手,少被触碰,如何统一消毒才能确保质量,各种操心劳累。 还有人想起来妈妈的陪嫁古董缝纫机,放到群里给大家欣赏一下。 我自己也慢慢适应了隔离生活,偶尔看看小林漫画笑上一笑。 据说大笑可以提高免疫力。 或者看看我国军事网统计数字,再哈哈哈哈一会儿。 笑完之后还得干活,做正事儿。 我伸长脖子等待春暖花开。 如果说,拐点真的就在不远处,那么让我们再坚持一下,一起坚强面对。 对DFW CARE 义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网址查询义工信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接进入)。 https://sites.google.com/view/dfwcare/ 【编者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APAPA Ohio及OCAA官方立场。所有图片均由作者提供或来自网络。如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更多精彩文章,请查看我们公众号的主页。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美国抗疫日记:3月25日,德州达拉斯
今天(3月25日),美国的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已超过6万5千,死亡人数948,抗疫形势严峻。作为美国的“心脏”,虽然俄亥俄远离疫情严重的两岸,但俄亥俄的华人并没有袖手旁观。从辛辛那提,到哥伦布,到克利夫兰,俄亥俄华人为了保护我们在美国的家园,纷纷加入到抗疫行动的洪流之中。下面是来自三地的抗疫行动,请朋友们择地加入。 – 1 – 大辛辛那提地区 辛辛那提华人联合抗疫倡仪书 from 辛辛那提华人联合抗疫小组 亲爱的朋友: 疫情之下,举国维艰!我们美丽的家园 – 辛辛那提与其它城市一样,正在遭受新冠病毒的肆虐。让我们携起手来,邻里守望,互助互爱,共度时艰! Hamilton郡应急管理和国土安全局于3月20号发出告急通知号召大家捐赠医用急需短缺物资(N95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服等等),该组织会协调捐助给急需的大辛辛那提医疗机构,邮局,警察等服务机构。 http://www.hamiltoncountyohioema.org/latest-news/covid-19-donations-needed/ 下面这些项目,期待您的参与: 1)如果你有愿意捐出你多余的N95,KN95,外科医用口罩,医用级手套等个人防护物资,如果数量足够,你可直接联系该机构项目负责人Emily Johnson at 513-429-8541;如果你有零星未开封的N95, KN95, 或外科医用口罩,我们可收集起来,集少成多一起捐赠。请联系下面任何参与倡仪的社团联系人或爱心志愿者for picking up 2)如果你有意愿捐款来购买一次性医用口罩作为捐赠,请联系华艺联合会沈宓女士(Tel#: 513-968-8842) 3)美圣华夏中文学校正在积极的联系当地义务组织“Sew Mask 4 Cincy”,自己动手为医护人员缝制口罩壳和一次性面罩。希望有热心,熟悉缝纫机的朋友踊跃参加。如你有兴趣参与,请联系美圣华夏中文学校冯立新先生(Tel#:513-739-9165) 4)如果你有兴趣支持美国中西部对华商会正在进行的下列事项,请与陈辽瑞先生联系(Tel#: 513-501-3087) -正在协调供应商提供紧缺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向本地区提供的N95口罩和隔离服 -正在积极协调友好城市,姊妹城市和姊妹省对该地区的捐款 -正在协调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和来自疾控、呼吸、传染科的重庆专家举行网络视频交流会 5)如果你愿意联合捐款来购买防护服作为捐赠,请加盟爱心志愿者余冰女士(Tel#: 513-767-7506;微信id: wby81289)她联系了国内几家具有医疗资质的供应商对比,决定购买600套防护服,捐给本地急需的医疗机构。每套防护服大约100人民币,共计六万人民币左右,重240公斤,运费大概需要2万多人民币,所以一共需要募捐1万2千美金。 现在需要大家的慷慨解囊,共度时艰!捐款请点击gf.me/u/xr644i。她会给捐款者及时更新筹款进展情况。谢谢大家的支持! 6)中医在抗疫方面具有特色特效。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之后在美国获得生物医学博士,现在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做基因诊断分析临床方面工作的韩静芬女士,正在积极组织并特邀北京同仁堂全球抗疫专家组成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董昌盛医生为我们抗疫提供中医技术指导和专业帮助,希望能早日战胜疫情,实现山河无恙。如你感兴趣参加中医抗疫网络视频学习,请联系韩静芬女士 (Tel#: 513-394-2686;微信ID:angelahan2007) 7)请积极捐款给UC基金会专门用于抗COVID-19。UC Health是辛辛那提健全的公立医疗卫生系统,它将接受最多的患者。捐款链接: https://foundation.uc.edu/give 你可指明捐款用于二个一线部门:急诊科和麻醉科 8)参与美国疾控中心基金会给新冠病毒专项捐款。美国疾控中心基金开通了给新冠病毒的专项捐款。网站上会显示捐款人的姓名,越多华人参与越好。 捐款链接 (Note: the newly created sub-link give4cdcf.org隶属于CDC Foundation): https://give4cdcf.org/?utm_source=CDCF&utm_medium=web&utm_campaign=combat-…
保护我们的美国家园,俄亥俄华人抗疫在行动
今天(3月25日),美国的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已超过6万5千,死亡人数948,抗疫形势严峻。作为美国的“心脏”,虽然俄亥俄远离疫情严重的两岸,但俄亥俄的华人并没有袖手旁观。从辛辛那提,到哥伦布,到克利夫兰,俄亥俄华人为了保护我们在美国的家园,纷纷加入到抗疫行动的洪流之中。下面是来自三地的抗疫行动,请朋友们择地加入。 – 1 – 大辛辛那提地区 辛辛那提华人联合抗疫倡仪书 from 辛辛那提华人联合抗疫小组 亲爱的朋友: 疫情之下,举国维艰!我们美丽的家园 – 辛辛那提与其它城市一样,正在遭受新冠病毒的肆虐。让我们携起手来,邻里守望,互助互爱,共度时艰! Hamilton郡应急管理和国土安全局于3月20号发出告急通知号召大家捐赠医用急需短缺物资(N95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服等等),该组织会协调捐助给急需的大辛辛那提医疗机构,邮局,警察等服务机构。 http://www.hamiltoncountyohioema.org/latest-news/covid-19-donations-needed/ 下面这些项目,期待您的参与: 1)如果你有愿意捐出你多余的N95,KN95,外科医用口罩,医用级手套等个人防护物资,如果数量足够,你可直接联系该机构项目负责人Emily Johnson at 513-429-8541;如果你有零星未开封的N95, KN95, 或外科医用口罩,我们可收集起来,集少成多一起捐赠。请联系下面任何参与倡仪的社团联系人或爱心志愿者for picking up 2)如果你有意愿捐款来购买一次性医用口罩作为捐赠,请联系华艺联合会沈宓女士(Tel#: 513-968-8842) 3)美圣华夏中文学校正在积极的联系当地义务组织“Sew Mask 4 Cincy”,自己动手为医护人员缝制口罩壳和一次性面罩。希望有热心,熟悉缝纫机的朋友踊跃参加。如你有兴趣参与,请联系美圣华夏中文学校冯立新先生(Tel#:513-739-9165) 4)如果你有兴趣支持美国中西部对华商会正在进行的下列事项,请与陈辽瑞先生联系(Tel#: 513-501-3087) -正在协调供应商提供紧缺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向本地区提供的N95口罩和隔离服 -正在积极协调友好城市,姊妹城市和姊妹省对该地区的捐款 -正在协调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和来自疾控、呼吸、传染科的重庆专家举行网络视频交流会 5)如果你愿意联合捐款来购买防护服作为捐赠,请加盟爱心志愿者余冰女士(Tel#: 513-767-7506;微信id: wby81289)她联系了国内几家具有医疗资质的供应商对比,决定购买600套防护服,捐给本地急需的医疗机构。每套防护服大约100人民币,共计六万人民币左右,重240公斤,运费大概需要2万多人民币,所以一共需要募捐1万2千美金。 现在需要大家的慷慨解囊,共度时艰!捐款请点击gf.me/u/xr644i。她会给捐款者及时更新筹款进展情况。谢谢大家的支持! 6)中医在抗疫方面具有特色特效。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之后在美国获得生物医学博士,现在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做基因诊断分析临床方面工作的韩静芬女士,正在积极组织并特邀北京同仁堂全球抗疫专家组成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董昌盛医生为我们抗疫提供中医技术指导和专业帮助,希望能早日战胜疫情,实现山河无恙。如你感兴趣参加中医抗疫网络视频学习,请联系韩静芬女士 (Tel#: 513-394-2686;微信ID:angelahan2007) 7)请积极捐款给UC基金会专门用于抗COVID-19。UC Health是辛辛那提健全的公立医疗卫生系统,它将接受最多的患者。捐款链接: https://foundation.uc.edu/give 你可指明捐款用于二个一线部门:急诊科和麻醉科 8)参与美国疾控中心基金会给新冠病毒专项捐款。美国疾控中心基金开通了给新冠病毒的专项捐款。网站上会显示捐款人的姓名,越多华人参与越好。 捐款链接 (Note: the newly created sub-link give4cdcf.org隶属于CDC Foundation): https://give4cdcf.org/?utm_source=CDCF&utm_medium=web&utm_campaign=combat-…
“比尔盖茨”:新冠病毒究竟教会我们什么?
今天(3月24日)为止,美国新冠确诊人数已经超过5万,德州确诊人数940,死亡12人。我居住的克林郡(达拉斯东北郊)确诊45例,死亡1人。先把昨天的日记补全。 3/23/2020 做义工去给医院送货。 第一批货仅三天就备好了,因为仓库就在本地,湖北义工群上次从这家买过货寄回国内,熟门熟路,方便快捷。 但给医院送货却拖了两天,因为太多细节要准备。华人群里精英荟萃,专业人士要准备免责声明,要确保送货的义工接受培训按医护标准戴口罩、手套、消毒。 让医院签免责声明,让义工签免责声明,给义工看录像培训,把货拉到指定地点,联络好接收人,太多细节都要准备。 一项义工看起来容易,背后需要大家各司其职协调合作才能确保顺利完成。 感谢Grace和可人从中协调。 第一批货,送出口罩4250个,遮脸罩800个,医护手套2万个,还有部分没有按时送出因为有些医院不能立刻签免责声明,需要跟总部联络。 这就是现实,一方面医护人员急需物资,另一方面迫于医院流程所限无法立刻接受捐赠。 有些送货义工反映说医院特别感谢,泪点低,差点被医院感动哭了。 有些人并不是,比如我送的医院,接收人问我货从哪里买的,她要确保质量给医生用,我跟她解释我们的货物来源。 那时候我知道,在信任的关系没有确立以前,有些质疑是合理的,必要的,大家都在努力保护社区安全,尤其医护人员的安全。 那么如果义工没有得到别人热情的回应,要不要继续做?答案是当然要! 要继续努力,时间会证明一切! 只要物资送到需要的人的手里,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华人在大家眼里的典型形象是“勤劳,本分,注重教育,孩子都去名校,弹钢琴,安静,害羞”,在很多社区活动里,华人脸孔不太被大家熟悉。 这种情况需要被改变,并且正在改变。 此次义工,Plano市议员Lily Bao参与,宣传团队做录像,拍照片,Fox 4台记者即刻捕捉到新闻,第一时间在推特发表。 有人追问货源来自何处? 记者立刻反应,告诉大家由本地一家供货商提供。 我们不能只埋头苦干,我们要发声,要在社区、在媒体前面曝光,这样才能施加影响。 3/24/2020 推特出来后,Accuweather追踪而至,采访华人市议员Lily Bao,Lily带着联络医院的可人一起接受采访,可人谈到医院物资短缺时眼睛通红差点哭了。 明天Fox4 News采访也在计划中。 我们关心社区,我们关心他人,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改变我们的形象,改善我们的处境。 恨不能解决问题,爱人的心和爱的行动可以。 点点滴滴的善意,最后就是强大的洪流。 比如不仅自己做义工,还把家里珍贵的三盒N95口罩贡献出来的Leo。 还有我们大家都喜欢的“老猫小厨”两口,老猫一手好厨艺在群里为大家提供上海菜,他们生活很不易,疫情爆发后,自掏腰包买了口罩捐给警察局,现在居家隔离,老猫也不能做菜了。 除了买口罩送,十三姨做了很可爱的布口罩给医院。 <img 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9BDekia3Zw8af0OsJB4D9lYSVlia7QtoicV0AWwZCEn6OVz6mEL91nV8zyJsqV15t5BJvrKfzR7oeAOdbhn83aiblA/640?wx_fmt=jpeg’ /> 我的舞蹈老师Jane跟我说她可以帮着去送货,我说不要,就她那开车技术,她委屈地问:难道你们不需要文艺慰问兵吗? 文艺慰问兵只要透过网课搞定舞吧里200来人,确保大家健康地每天跳跳舞,不要出去随便玩就已经是义工啦。 文艺兵的舞蹈是我生活里的一束光,我半夜交作业跳到大汗淋漓,把所有焦虑全放下,因为这世界一定会再鲜花盛开。 还有小美妞给我发来她的舞蹈“渔光曲”,笑称自己更像“大红灯笼高高挂”里是四姨太。 生活里不止有冠状病毒,还有音乐和舞蹈,让我们静下来,别害怕。 <img 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9BDekia3Zw8af0OsJB4D9lYSVlia7QtoicVqahu2xlsNEY5HIMhvKHWraib0WPsKl1icDNddR5tp4ZWxlB66vB1sUSw/640?wx_fmt=jpeg’ /> 昨天和今天,达拉斯和克林郡都已宣布需要公民在家隔离了,没事儿不要出去。 但出去看医生、基本购物、遛狗、跑步都可以,前提是必须保持6英尺安全距离。 生活还是要继续。 我知道,此时此刻,一起要跑完全场的不仅是华人,还有留学生父母,尤其是孩子现阶段没回国的父母。 作为人母,我深深理解你们的焦虑,我20岁的儿子还在纽约,得一个星期之后才回来。 不过,我想对你们说,不要害怕,让孩子留在这,他们会被妥善照顾的,疫情不像某些媒体报导的那么吓人,我们都还好好的,德州地广人稀,疫情传播不会那么快,尤其现在隔离令下来,状况会好转的。 让我们一起,祈祷疫情尽快过去。 【编者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APAPA…
美国抗疫日记:3月23-24日,德州达拉斯
今天(3月24日)为止,美国新冠确诊人数已经超过5万,德州确诊人数940,死亡12人。我居住的克林郡(达拉斯东北郊)确诊45例,死亡1人。先把昨天的日记补全。 3/23/2020 做义工去给医院送货。 第一批货仅三天就备好了,因为仓库就在本地,湖北义工群上次从这家买过货寄回国内,熟门熟路,方便快捷。 但给医院送货却拖了两天,因为太多细节要准备。华人群里精英荟萃,专业人士要准备免责声明,要确保送货的义工接受培训按医护标准戴口罩、手套、消毒。 让医院签免责声明,让义工签免责声明,给义工看录像培训,把货拉到指定地点,联络好接收人,太多细节都要准备。 一项义工看起来容易,背后需要大家各司其职协调合作才能确保顺利完成。 感谢Grace和可人从中协调。 第一批货,送出口罩4250个,遮脸罩800个,医护手套2万个,还有部分没有按时送出因为有些医院不能立刻签免责声明,需要跟总部联络。 这就是现实,一方面医护人员急需物资,另一方面迫于医院流程所限无法立刻接受捐赠。 有些送货义工反映说医院特别感谢,泪点低,差点被医院感动哭了。 有些人并不是,比如我送的医院,接收人问我货从哪里买的,她要确保质量给医生用,我跟她解释我们的货物来源。 那时候我知道,在信任的关系没有确立以前,有些质疑是合理的,必要的,大家都在努力保护社区安全,尤其医护人员的安全。 那么如果义工没有得到别人热情的回应,要不要继续做?答案是当然要! 要继续努力,时间会证明一切! 只要物资送到需要的人的手里,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华人在大家眼里的典型形象是“勤劳,本分,注重教育,孩子都去名校,弹钢琴,安静,害羞”,在很多社区活动里,华人脸孔不太被大家熟悉。 这种情况需要被改变,并且正在改变。 此次义工,Plano市议员Lily Bao参与,宣传团队做录像,拍照片,Fox 4台记者即刻捕捉到新闻,第一时间在推特发表。 有人追问货源来自何处? 记者立刻反应,告诉大家由本地一家供货商提供。 我们不能只埋头苦干,我们要发声,要在社区、在媒体前面曝光,这样才能施加影响。 3/24/2020 推特出来后,Accuweather追踪而至,采访华人市议员Lily Bao,Lily带着联络医院的可人一起接受采访,可人谈到医院物资短缺时眼睛通红差点哭了。 明天Fox4 News采访也在计划中。 我们关心社区,我们关心他人,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改变我们的形象,改善我们的处境。 恨不能解决问题,爱人的心和爱的行动可以。 点点滴滴的善意,最后就是强大的洪流。 比如不仅自己做义工,还把家里珍贵的三盒N95口罩贡献出来的Leo。 还有我们大家都喜欢的“老猫小厨”两口,老猫一手好厨艺在群里为大家提供上海菜,他们生活很不易,疫情爆发后,自掏腰包买了口罩捐给警察局,现在居家隔离,老猫也不能做菜了。 除了买口罩送,十三姨做了很可爱的布口罩给医院。 <img 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9BDekia3Zw8af0OsJB4D9lYSVlia7QtoicV0AWwZCEn6OVz6mEL91nV8zyJsqV15t5BJvrKfzR7oeAOdbhn83aiblA/640?wx_fmt=jpeg’ /> 我的舞蹈老师Jane跟我说她可以帮着去送货,我说不要,就她那开车技术,她委屈地问:难道你们不需要文艺慰问兵吗? 文艺慰问兵只要透过网课搞定舞吧里200来人,确保大家健康地每天跳跳舞,不要出去随便玩就已经是义工啦。 文艺兵的舞蹈是我生活里的一束光,我半夜交作业跳到大汗淋漓,把所有焦虑全放下,因为这世界一定会再鲜花盛开。 还有小美妞给我发来她的舞蹈“渔光曲”,笑称自己更像“大红灯笼高高挂”里是四姨太。 生活里不止有冠状病毒,还有音乐和舞蹈,让我们静下来,别害怕。 <img 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9BDekia3Zw8af0OsJB4D9lYSVlia7QtoicVqahu2xlsNEY5HIMhvKHWraib0WPsKl1icDNddR5tp4ZWxlB66vB1sUSw/640?wx_fmt=jpeg’ /> 昨天和今天,达拉斯和克林郡都已宣布需要公民在家隔离了,没事儿不要出去。 但出去看医生、基本购物、遛狗、跑步都可以,前提是必须保持6英尺安全距离。 生活还是要继续。 我知道,此时此刻,一起要跑完全场的不仅是华人,还有留学生父母,尤其是孩子现阶段没回国的父母。 作为人母,我深深理解你们的焦虑,我20岁的儿子还在纽约,得一个星期之后才回来。 不过,我想对你们说,不要害怕,让孩子留在这,他们会被妥善照顾的,疫情不像某些媒体报导的那么吓人,我们都还好好的,德州地广人稀,疫情传播不会那么快,尤其现在隔离令下来,状况会好转的。 让我们一起,祈祷疫情尽快过去。 【编者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APAPA…
美国抗疫日记:3月23日,德州达拉斯
今天(3月23日)为止,美国新冠确诊人数已经超过4万,德州确诊人数729,死亡9人。我居住的克林郡(达拉斯东北郊)确诊38例,死亡1人,痊愈8人。 大家都尽量呆在家里减少传染机会。 做饭是个大问题,尤其家里忽然回来两三个大胃王,老妈做饭得累到手软。去餐馆吃饭基本不可能了,巧妇们微信群里晒美食,拙妇们笨手笨脚学蒸鱼,炒青菜,天天做饭真不易。 家有小胃王的待遇还不错,本地学区给低收入学生免费发早午餐饭盒,家长开车前往拿了就走,方便快捷。 疫情进展照旧是大家关心的话题。 近日收到美国移民局通知,此期间所有外国人包括留学生、探亲、旅游者等等冠状病毒检测和治疗全部免费。 政府会根据收入情况,家庭总收入低于15万的给每人600-1200美金资助。这样一算,一家三口可以得到$3000美金。 各种优惠政策纷纷出台,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而老百姓关心的还是自己社区,口罩还是大家最关注的话题。 我收到很多朋友提供的口罩故事。 比如跨美墨边境的两盒N95口罩。达拉斯某位好家长在墨西哥上班,在当地买到两盒N95口罩赶紧跑回来给家人,结果回到墨西哥就被要求隔离两周,美国现在是疫区。好家长太太觉得这两盒口罩代价太大,随即决定捐出去。 俩孩儿抱着爸爸的爱心笑得阳光灿烂,我爱我家,我爱大家。 疫情期间很多餐馆营业利润锐减,只能靠一点外卖维持。 我工作地点附近一家做新奥尔良菜的快餐店老板是对华人夫妇,我们舞友聚餐都在那。前两天他们发到群里给我们看收到的小费。快餐店一般没有小费,但客人知道餐馆艰难,网上信用卡付账后特意带了现金来帮助餐馆度过难关。 在大爱面前,肤色平等。 国内这次中小企业受创严重,很多家破产倒闭。但得知这里有疫情时还是毫不犹豫伸出援手,羞答答抱歉自己囊中羞涩。 大爱面前,无国界。 在这场灾难前面,小小口罩可以提供很多很多安全感,如果身边备了两盒口罩,仿佛就多了一件救生衣。 而老方,把最后这俩宝贝都捐了,还说一盒代表自己,一盒代表老友周老夫子。 大家在群里说这话时,吃瓜群众也没闲着,赶紧告诉老方新货源。救急的先捐出去,自己再去淘货。 你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当所有人为口罩奔波,北卡的华人企业家已经决定改做口罩,不卖给个人,只负责医疗机构。 在那个大机器没有启动之前,所有江湖人士手里拿着大刀长矛,能挡多久是多久。 本地卖布料的店专门给大家提供原料,号召大家用缝纫机做口罩捐给医院。 巧妇们纷纷拿出缝纫机,开始家庭制作坊。 手工口罩太金贵,$200美金两个,给巧妇买原料用。 巧妇说,别给我,捐给公羊会,他们拿去买医护用品。 我手边故事一个接一个,根本写不完。 头疼脑胀之际,看到久已失联的旧同事老朋友在每篇日记下留言鼓励我继续写,还有素未谋面的国内读者温言鼓励。 新朋旧友在灾难面前,心意相通。 还有我很多年都不联络的大学同学,恳切留言说你们的努力我们都知道,都记得。 病毒是人类的敌人,人与人之间不是,唇枪舌剑赶不走病毒,但人与人之间建立的强大联盟会打败它。 我们的义工之一可人的妈妈今天因心脏病不舒服需要女儿在旁照顾,可人之前一人做着三、四个人干的活儿,联络医院,协调送货,准备今天给医院的物资。 小小一朵花送给你,能干妞。 还有太多太多义工,大美女静静,从武汉疫情就开始满场飞的云飞,公羊会的颜宇剑凌晨一两点还趴在桌前一条一条对捐款单,还有刘福琴以及整个管理团队一直在忙碌。 达拉斯华人在跟时间赛跑,我相信,纽约、波士顿、洛杉矶等等重灾区华人也绝不会袖手旁观,让我们一起努力,打完全场! 【编者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APAPA Ohio及OCAA官方立场。所有图片均由作者提供或来自网络。如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更多精彩文章,请查看我们公众号的主页。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新冠病毒到底会不会通过空气传播?
今天(3月23日)为止,美国新冠确诊人数已经超过4万,德州确诊人数729,死亡9人。我居住的克林郡(达拉斯东北郊)确诊38例,死亡1人,痊愈8人。 大家都尽量呆在家里减少传染机会。 做饭是个大问题,尤其家里忽然回来两三个大胃王,老妈做饭得累到手软。去餐馆吃饭基本不可能了,巧妇们微信群里晒美食,拙妇们笨手笨脚学蒸鱼,炒青菜,天天做饭真不易。 家有小胃王的待遇还不错,本地学区给低收入学生免费发早午餐饭盒,家长开车前往拿了就走,方便快捷。 疫情进展照旧是大家关心的话题。 近日收到美国移民局通知,此期间所有外国人包括留学生、探亲、旅游者等等冠状病毒检测和治疗全部免费。 政府会根据收入情况,家庭总收入低于15万的给每人600-1200美金资助。这样一算,一家三口可以得到$3000美金。 各种优惠政策纷纷出台,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而老百姓关心的还是自己社区,口罩还是大家最关注的话题。 我收到很多朋友提供的口罩故事。 比如跨美墨边境的两盒N95口罩。达拉斯某位好家长在墨西哥上班,在当地买到两盒N95口罩赶紧跑回来给家人,结果回到墨西哥就被要求隔离两周,美国现在是疫区。好家长太太觉得这两盒口罩代价太大,随即决定捐出去。 俩孩儿抱着爸爸的爱心笑得阳光灿烂,我爱我家,我爱大家。 疫情期间很多餐馆营业利润锐减,只能靠一点外卖维持。 我工作地点附近一家做新奥尔良菜的快餐店老板是对华人夫妇,我们舞友聚餐都在那。前两天他们发到群里给我们看收到的小费。快餐店一般没有小费,但客人知道餐馆艰难,网上信用卡付账后特意带了现金来帮助餐馆度过难关。 在大爱面前,肤色平等。 国内这次中小企业受创严重,很多家破产倒闭。但得知这里有疫情时还是毫不犹豫伸出援手,羞答答抱歉自己囊中羞涩。 大爱面前,无国界。 在这场灾难前面,小小口罩可以提供很多很多安全感,如果身边备了两盒口罩,仿佛就多了一件救生衣。 而老方,把最后这俩宝贝都捐了,还说一盒代表自己,一盒代表老友周老夫子。 大家在群里说这话时,吃瓜群众也没闲着,赶紧告诉老方新货源。救急的先捐出去,自己再去淘货。 你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当所有人为口罩奔波,北卡的华人企业家已经决定改做口罩,不卖给个人,只负责医疗机构。 在那个大机器没有启动之前,所有江湖人士手里拿着大刀长矛,能挡多久是多久。 本地卖布料的店专门给大家提供原料,号召大家用缝纫机做口罩捐给医院。 巧妇们纷纷拿出缝纫机,开始家庭制作坊。 手工口罩太金贵,$200美金两个,给巧妇买原料用。 巧妇说,别给我,捐给公羊会,他们拿去买医护用品。 我手边故事一个接一个,根本写不完。 头疼脑胀之际,看到久已失联的旧同事老朋友在每篇日记下留言鼓励我继续写,还有素未谋面的国内读者温言鼓励。 新朋旧友在灾难面前,心意相通。 还有我很多年都不联络的大学同学,恳切留言说你们的努力我们都知道,都记得。 病毒是人类的敌人,人与人之间不是,唇枪舌剑赶不走病毒,但人与人之间建立的强大联盟会打败它。 我们的义工之一可人的妈妈今天因心脏病不舒服需要女儿在旁照顾,可人之前一人做着三、四个人干的活儿,联络医院,协调送货,准备今天给医院的物资。 小小一朵花送给你,能干妞。 还有太多太多义工,大美女静静,从武汉疫情就开始满场飞的云飞,公羊会的颜宇剑凌晨一两点还趴在桌前一条一条对捐款单,还有刘福琴以及整个管理团队一直在忙碌。 达拉斯华人在跟时间赛跑,我相信,纽约、波士顿、洛杉矶等等重灾区华人也绝不会袖手旁观,让我们一起努力,打完全场! 【编者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APAPA Ohio及OCAA官方立场。所有图片均由作者提供或来自网络。如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更多精彩文章,请查看我们公众号的主页。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有症状?纽约市五大区新冠病毒预约测试点
陌上美国 客观、快捷的美国时评和生活资讯。 编者按 截止3月22日美东时间中午12点,美国总确诊人数已达29,205人,347人死亡。纽约州为美国疫情第一灾区,14,204人确诊,76人死亡,其中纽约市8,115人确诊,60人死亡。第二名华盛顿州1,793人,94人死亡。加州排在第三,1,539人确诊,28人死亡。前文《疫情中的纽约人-3月20日》 3月21日 任何人的写作肯定都会有自己的局限性,毕竟不是上帝可以洞察一切。100人写的美国会有100个不同的美国,我们每一个人看这个世界都是不同程度的“盲人摸象”。那些有高度洞察力的人就能摸到相当一大片并且能够告诉读者这是一头大象。而有的人摸到几根毛可能就给你说这是马尾巴。 很多读者给我的留言最喜欢的就是觉得真实。我不敢保证我写的东西绝对都没有误差,但是我可以保证都是我自认为的真相。我不想贩卖悲情,也无意美化现实。但是这是一个我仍然觉得不错的世界。 我认识的朋友非常多,目前还没有一个感染的,但是有很多生意受影响的。没有一个遇到歧视的,但是有很多人会担心受到歧视。有买枪的,但是还没有用上枪的。有开始裁员的,也有彻底关门的。 除了白天不出门,我家的日子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食品店,药店都开着门,货源充足。建材商店居然也开着,但是每次只能进去50人,所以门口排了很长的队。白天甚至也可以出去散散步。周末可以出去爬爬山,换一下环境。所以真的没有什么太不方便。毕竟我们是一家人在一起,心里很平和。想想那些年轻孩子一个人这样隔离起来可能倒真有点孤独。 医院里肯定很紧张很混乱,但是没事我又不会跑医院,没法写那些我看不到的。想看美国灾难片的,自己去点那些众多的“美国沦陷了”,“美国国运已经完结”的文章就好了。 街头 本来今天是周末想一整天都不看新闻,也来一个“新冠排毒“。结果早上6点醒来发现老公躺在床上还在看电视新闻,他现在过得日月颠倒了。从来没见过美国的新闻24小时只播放一个相关新闻,从宣传角度来说力度已经到极限了。至于民众会怎么应对那就会有差别了。 我老公白天需要出门肯定都是全副武装出门:口罩,帽子,太阳镜,手套一样不拉,比我还认真。我的很多朋友都在抱怨她们的美国丈夫无论如何就是不太在意这次疫情,总觉得死亡率那么低,紧张啥,气死她们了。我家老公从头开始就非常关注中国的疫情,所以非常警惕。而大部分美国人是看意大利中招以后才开始认真对待。 特别要感谢汤姆·汉克斯站出来对世界宣布自己得病的消息,让很多西方人意识到严重性。 纽约市确诊人数目前达6211人,已经超过纽约州的半壁江山。白斯豪说前天一天已经测了8000人,目前的防护设备还够几个星期,但是批评联邦政府的措施不够及时。 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已经进驻纽约,要把好几所大学宿舍都改为病房。和中国大学不一样,美国大学每个暑假结束都要叫学生把东西搬离宿舍。平时觉得非常麻烦,每年要折腾一次。在非常时期倒成了防疫的有利条件。我女儿还领到了学校发的150美金的搬家费。 他们还会改造贾维斯会展中心,变成类似方舱医院的地方。那个展览中心超级大,每年都有很多世界级的展会,建成后可以容纳1万张病床。 出门锻炼、遛狗的纽约人仍然很多,中央公园里几乎和平时不相上下,不过大家都会在意保持2米的距离。 中央公园 这次犹太社区情况尤其糟糕,这和他们的文化很有关系。犹太人的社交紧密程度远远超出其他种族,社交聚会非常频繁,再加上见面礼非常亲热,一定是左拥右抱亲了又亲,这些都是高危风险动作。 我早就警告老公不要和我有亲密接触,结果他置若罔闻,说宁可传染上也不愿意和我隔离。最后我只能放弃,做好要传染就一起传染的准备。 读到一个新闻,说两个意大利的老头是特别好的朋友,见面照样拥抱亲吻,记者问他们不怕被传染吧?他们说如果一人得病死去,另外一个人也不想活了。我特别能够理解。这就像苏东坡说如果为了长寿不能吃红烧肉,那长寿又有什么意义一样(但我严重怀疑这是段子)。西方人大部分人有信仰,所以对于死亡的态度都比较豁达,特别是对于相信天堂的人来说,死亡不过是结束了这个世界的历程而转向另外一个世界。 我没有信仰,但也不是无神论者。几年前父亲去世对我的生死观有极大的变化,我不能说我不怕死,但是至少能够面对死亡了。当死亡都不能让你恐怖的时候,病毒自然也不会让你惊慌失措了,所以你会在美国看见成千上万“心大”的人。 话说纽约女人的关注点就是不一样,在疫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她们最关心的是州长是单身吗?今年62岁的纽约州长库莫在此次抗疫战真的收获了太多粉丝,包括我在内,对他的各种举措都赞许有加。在此之前我连他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另外一群女人则成了花痴,每天都会坐等州长的疫情电视新闻发布会。她们纷纷表示,自己邋里邋遢,穿着睡衣,而电视上库莫则穿着笔挺西服,相貌堂堂,更为重要的是做事风格雷厉风行,心系人民,提到家庭也是有情有义,对平定民心起到极好的效果。尤其是和弟弟在电视上公开讨论谁是妈妈的宠儿让广大妇女心都融化了。连一个85岁的单身剧作家都说:“本来我也觉得我看透男人了,但是这个男人真的让我心动,值得留住。” 而库莫最近的确和14年的女朋友分手了,给了众多倾慕者希望。 有一个有两个孩子的母亲说:“他一出场我就心不慌了,觉得他什么都能搞定。我真的是喜欢死他了。而我丈夫的反应是:‘我也爱上他了。’” 昨天我家附近新的车检开门,有的人居然提前一天晚上就去排队了。而离我家最近的Holy Name医院的CEO目前确诊了,目前症状很轻,在家隔离。这个医院已经收治了60个病人。想看新泽西疫情详细资料可以看这里(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直接进入):https://www.newsbreakapp.com/n/0OUz7jjF?s=a99&pd=04EpDiYw 副总统彭斯办公室有人也确诊了,觉得华盛顿的政要迟早是要中几个的,前期实在是不够重视,就是现在每天新闻发布会那些记者坐得那么紧也不戴口罩,前几天看见唯一戴口罩的是中国记者,反而成了采访对象。 FEMA(联邦紧急管理局)正式把纽约州定为灾难州,这样就可以动用全美的420亿紧急资金。美国的各个部门有点各自为政,所以前期是很混乱,因为每动一笔钱都要走不同的程序。 看新闻又发现一个疫情里的赢家,汽车影院,本来已经快要成为古董,在这次疫情当中因为其特殊性突然华丽转身,开始流行起来。美国第一家汽车影院在1933年就在新泽西出现了。50~60年代是它的黄金时期,全美鼎盛时期有多达4000家。大家坐在自己宽大的车内,吃着爆米花,将收音机调到短波的某一档就可以听到声音了。当时甚至是时髦男女约会的首选,当然一对年轻情侣坐在车里到底是在看电影还是在演电影就不知道了。 可惜好景不长,从70年代开始衰落,因为油价大幅上涨,大家都买小车,坐着已经很不舒服。90年代初在我刚来美国时还赶上了一个尾巴,经常去汽车影院看电影,因为票价比正规电影院便宜很多,放的也是稍微旧一点电影。美国现在仍然有300个汽车影院,大部分都地处比较乡村的地方,因为占地太大,土地成本太高。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汽车影院,不妨在这个新冠猖狂的时候大胆来一次车影,也不妄给自己留一个特殊的疫情记忆。离纽约市最近的汽车影院在纽约州的Warwick。 疫情终会退去,我们终会回到那些有着震耳欲聋音响有着舒适沙发的高级影院,而汽车影院仍然会被孤独地留在乡村。 新冠疫情爆发对餐饮业是致命打击。就算很多餐馆有外卖,大部分华人仍然担心感染的问题。哥大的一个硕士毕业生小张,毕业后在纽约创业,开了好几家“爷叔餐厅”YASO,本来生意蒸蒸日上,没想到遇到疫情。小张针对华人对疫情的高度警惕和防范,命令从厨房到送餐员工都穿防护服。在朋友圈里看到,感到很赞。既可以提供市民疫期宅家餐饮,又可以保证继续经营,一举两得。 昨天有个读者在群里给我说:“我给我妈打电话聊起纽约的形势,被我妈打断,说她每天看蓝蓝疫情日记已经了解得很清楚了,让我不要再废话了。” 原来她妈妈在天津,她在有微信之前就是我的粉丝了。她说:“对我妈来说,您说话的可信度要比我强数倍。” 天了,真的好有满足感啊!谢谢所有人对我的信任,这在当今的互联网上是非常稀缺的,我会珍惜。 【作者简介】纽约蓝蓝:真名张兰, 独立策展人,交互设计师,北美华人作家协会会员,原载作者新浪微博“纽约蓝蓝”。 文章首发微信公号“陌上美国”,版权由“陌上美国”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其他平台。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编者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APAPA Ohio及OCAA官方立场。所有图片均由作者提供或来自网络。如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更多精彩文章,请查看我们公众号的主页。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疫情中的纽约人-3月21日
陌上美国 客观、快捷的美国时评和生活资讯。 编者按 截止3月22日美东时间中午12点,美国总确诊人数已达29,205人,347人死亡。纽约州为美国疫情第一灾区,14,204人确诊,76人死亡,其中纽约市8,115人确诊,60人死亡。第二名华盛顿州1,793人,94人死亡。加州排在第三,1,539人确诊,28人死亡。前文《疫情中的纽约人-3月20日》 3月21日 任何人的写作肯定都会有自己的局限性,毕竟不是上帝可以洞察一切。100人写的美国会有100个不同的美国,我们每一个人看这个世界都是不同程度的“盲人摸象”。那些有高度洞察力的人就能摸到相当一大片并且能够告诉读者这是一头大象。而有的人摸到几根毛可能就给你说这是马尾巴。 很多读者给我的留言最喜欢的就是觉得真实。我不敢保证我写的东西绝对都没有误差,但是我可以保证都是我自认为的真相。我不想贩卖悲情,也无意美化现实。但是这是一个我仍然觉得不错的世界。 我认识的朋友非常多,目前还没有一个感染的,但是有很多生意受影响的。没有一个遇到歧视的,但是有很多人会担心受到歧视。有买枪的,但是还没有用上枪的。有开始裁员的,也有彻底关门的。 除了白天不出门,我家的日子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食品店,药店都开着门,货源充足。建材商店居然也开着,但是每次只能进去50人,所以门口排了很长的队。白天甚至也可以出去散散步。周末可以出去爬爬山,换一下环境。所以真的没有什么太不方便。毕竟我们是一家人在一起,心里很平和。想想那些年轻孩子一个人这样隔离起来可能倒真有点孤独。 医院里肯定很紧张很混乱,但是没事我又不会跑医院,没法写那些我看不到的。想看美国灾难片的,自己去点那些众多的“美国沦陷了”,“美国国运已经完结”的文章就好了。 街头 本来今天是周末想一整天都不看新闻,也来一个“新冠排毒“。结果早上6点醒来发现老公躺在床上还在看电视新闻,他现在过得日月颠倒了。从来没见过美国的新闻24小时只播放一个相关新闻,从宣传角度来说力度已经到极限了。至于民众会怎么应对那就会有差别了。 我老公白天需要出门肯定都是全副武装出门:口罩,帽子,太阳镜,手套一样不拉,比我还认真。我的很多朋友都在抱怨她们的美国丈夫无论如何就是不太在意这次疫情,总觉得死亡率那么低,紧张啥,气死她们了。我家老公从头开始就非常关注中国的疫情,所以非常警惕。而大部分美国人是看意大利中招以后才开始认真对待。 特别要感谢汤姆·汉克斯站出来对世界宣布自己得病的消息,让很多西方人意识到严重性。 纽约市确诊人数目前达6211人,已经超过纽约州的半壁江山。白斯豪说前天一天已经测了8000人,目前的防护设备还够几个星期,但是批评联邦政府的措施不够及时。 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已经进驻纽约,要把好几所大学宿舍都改为病房。和中国大学不一样,美国大学每个暑假结束都要叫学生把东西搬离宿舍。平时觉得非常麻烦,每年要折腾一次。在非常时期倒成了防疫的有利条件。我女儿还领到了学校发的150美金的搬家费。 他们还会改造贾维斯会展中心,变成类似方舱医院的地方。那个展览中心超级大,每年都有很多世界级的展会,建成后可以容纳1万张病床。 出门锻炼、遛狗的纽约人仍然很多,中央公园里几乎和平时不相上下,不过大家都会在意保持2米的距离。 中央公园 这次犹太社区情况尤其糟糕,这和他们的文化很有关系。犹太人的社交紧密程度远远超出其他种族,社交聚会非常频繁,再加上见面礼非常亲热,一定是左拥右抱亲了又亲,这些都是高危风险动作。 我早就警告老公不要和我有亲密接触,结果他置若罔闻,说宁可传染上也不愿意和我隔离。最后我只能放弃,做好要传染就一起传染的准备。 读到一个新闻,说两个意大利的老头是特别好的朋友,见面照样拥抱亲吻,记者问他们不怕被传染吧?他们说如果一人得病死去,另外一个人也不想活了。我特别能够理解。这就像苏东坡说如果为了长寿不能吃红烧肉,那长寿又有什么意义一样(但我严重怀疑这是段子)。西方人大部分人有信仰,所以对于死亡的态度都比较豁达,特别是对于相信天堂的人来说,死亡不过是结束了这个世界的历程而转向另外一个世界。 我没有信仰,但也不是无神论者。几年前父亲去世对我的生死观有极大的变化,我不能说我不怕死,但是至少能够面对死亡了。当死亡都不能让你恐怖的时候,病毒自然也不会让你惊慌失措了,所以你会在美国看见成千上万“心大”的人。 话说纽约女人的关注点就是不一样,在疫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她们最关心的是州长是单身吗?今年62岁的纽约州长库莫在此次抗疫战真的收获了太多粉丝,包括我在内,对他的各种举措都赞许有加。在此之前我连他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另外一群女人则成了花痴,每天都会坐等州长的疫情电视新闻发布会。她们纷纷表示,自己邋里邋遢,穿着睡衣,而电视上库莫则穿着笔挺西服,相貌堂堂,更为重要的是做事风格雷厉风行,心系人民,提到家庭也是有情有义,对平定民心起到极好的效果。尤其是和弟弟在电视上公开讨论谁是妈妈的宠儿让广大妇女心都融化了。连一个85岁的单身剧作家都说:“本来我也觉得我看透男人了,但是这个男人真的让我心动,值得留住。” 而库莫最近的确和14年的女朋友分手了,给了众多倾慕者希望。 有一个有两个孩子的母亲说:“他一出场我就心不慌了,觉得他什么都能搞定。我真的是喜欢死他了。而我丈夫的反应是:‘我也爱上他了。’” 昨天我家附近新的车检开门,有的人居然提前一天晚上就去排队了。而离我家最近的Holy Name医院的CEO目前确诊了,目前症状很轻,在家隔离。这个医院已经收治了60个病人。想看新泽西疫情详细资料可以看这里(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直接进入):https://www.newsbreakapp.com/n/0OUz7jjF?s=a99&pd=04EpDiYw 副总统彭斯办公室有人也确诊了,觉得华盛顿的政要迟早是要中几个的,前期实在是不够重视,就是现在每天新闻发布会那些记者坐得那么紧也不戴口罩,前几天看见唯一戴口罩的是中国记者,反而成了采访对象。 FEMA(联邦紧急管理局)正式把纽约州定为灾难州,这样就可以动用全美的420亿紧急资金。美国的各个部门有点各自为政,所以前期是很混乱,因为每动一笔钱都要走不同的程序。 看新闻又发现一个疫情里的赢家,汽车影院,本来已经快要成为古董,在这次疫情当中因为其特殊性突然华丽转身,开始流行起来。美国第一家汽车影院在1933年就在新泽西出现了。50~60年代是它的黄金时期,全美鼎盛时期有多达4000家。大家坐在自己宽大的车内,吃着爆米花,将收音机调到短波的某一档就可以听到声音了。当时甚至是时髦男女约会的首选,当然一对年轻情侣坐在车里到底是在看电影还是在演电影就不知道了。 可惜好景不长,从70年代开始衰落,因为油价大幅上涨,大家都买小车,坐着已经很不舒服。90年代初在我刚来美国时还赶上了一个尾巴,经常去汽车影院看电影,因为票价比正规电影院便宜很多,放的也是稍微旧一点电影。美国现在仍然有300个汽车影院,大部分都地处比较乡村的地方,因为占地太大,土地成本太高。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汽车影院,不妨在这个新冠猖狂的时候大胆来一次车影,也不妄给自己留一个特殊的疫情记忆。离纽约市最近的汽车影院在纽约州的Warwick。 疫情终会退去,我们终会回到那些有着震耳欲聋音响有着舒适沙发的高级影院,而汽车影院仍然会被孤独地留在乡村。 新冠疫情爆发对餐饮业是致命打击。就算很多餐馆有外卖,大部分华人仍然担心感染的问题。哥大的一个硕士毕业生小张,毕业后在纽约创业,开了好几家“爷叔餐厅”YASO,本来生意蒸蒸日上,没想到遇到疫情。小张针对华人对疫情的高度警惕和防范,命令从厨房到送餐员工都穿防护服。在朋友圈里看到,感到很赞。既可以提供市民疫期宅家餐饮,又可以保证继续经营,一举两得。 昨天有个读者在群里给我说:“我给我妈打电话聊起纽约的形势,被我妈打断,说她每天看蓝蓝疫情日记已经了解得很清楚了,让我不要再废话了。” 原来她妈妈在天津,她在有微信之前就是我的粉丝了。她说:“对我妈来说,您说话的可信度要比我强数倍。” 天了,真的好有满足感啊!谢谢所有人对我的信任,这在当今的互联网上是非常稀缺的,我会珍惜。 【作者简介】纽约蓝蓝:真名张兰, 独立策展人,交互设计师,北美华人作家协会会员,原载作者新浪微博“纽约蓝蓝”。 文章首发微信公号“陌上美国”,版权由“陌上美国”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其他平台。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编者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APAPA Ohio及OCAA官方立场。所有图片均由作者提供或来自网络。如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更多精彩文章,请查看我们公众号的主页。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中国医生向美国顶级专家、政界人士分享抗疫经验
八点健闻Plus 八点健闻分号,好看的健康商业报道。 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不分国界。想要帮助全人类战胜这种疾病,美国和中国以及世界其它各国专家之间的密切合作必不可少。 哪类患者会转为危重症病人?哪些病人会幸存?区分他们的临床特征是什么?这些是美国各州医生最关注的问题。 曹彬团队发现,新冠病毒在体内的平均存活时间长达20天,比流感病毒长得多。 何时使用无创通气或有创通气,何时需要上ECMO人工肺,彭志勇分享了具体的可测量参数。 一位美国政界人士表示,"这三位中国专家了解我们不了解的知识,如果能够尽快应用,将挽救很多美国人的生命。" 2020年3月上旬,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位华裔医生接到一位朋友的邀请,问她是否有兴趣参加一场来自中国武汉抗疫一线医生的视频会议。和许多美国华裔医生一样,从1月份就关注武汉疫情的她立即答应,并邀请自己的美国同事也参与。令她没想到的是,上个月同事们还认为她“大惊小怪”,不认为新冠疫情和美国有关系,此时都表现得非常积极。 会议开始的时候,这位华裔医生惊讶地发现,美国大学和顶尖医院都派了最顶级的科学家、医生参加了这场临床交流会。 美国西部时间2020年3月13日早上九点半,来自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全美的100多家顶尖医院的ICU主任、呼吸科主任、传染科主任及院长、CDC十几名工作人员、美国参议院前多数党领袖和公共健康委员会主席等近三百名人士,同时参与了这场线上视频交流。其中,仅哥伦比亚大学就派了八名顶尖专家参与,包括艾滋病鸡尾酒疗法之父何大一,他正领导哥伦比亚大学四个团队研究抗新冠病毒药物。 这场会议的主讲方来自中国的三位医生。他们分别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主任彭志勇,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自武汉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这三位专家都一直奋战在一线,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大城市防控经验。此外,他们也是各自专业领域中的佼佼者。 组织者并非官方,而是来自民间。这场会议几乎是疫情爆发后,美国医学界最大规模的会议,其组织方是由华人投资家李录创办的美国喜马拉雅资本。在1月份武汉疫情爆发伊始,湖北医院物资最紧张的时刻,李录慈善基金会从海外向湖北以及全国的100多家医院捐赠了一千余万人民币的物资。在当时美国各界并没有意识到这场疫情会影响美国时,一直关注武汉疫情的他意识到:“COVID-19不分国界,它会平等地感染所有人。想要帮助全人类战胜这种疾病,美国和中国以及世界其它各国专家之间密切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喜马拉雅资本的总部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西雅图成为第一个出现聚集性病例的美国城市,“保卫西雅图”成为这场会议举办的初衷。 3月初,美国已有16个州出现100余名确诊病例,并已出现死亡病例,不止是密切关注疫情发展的华人医生们,美国本土医生也开始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仅半个月之后,在会议当天,全美确诊人数暴涨:已有2240例确诊病例。不仅西雅图医院的医生们,全美国的医院都有迫切学习中国经验的愿望,会议报名人数激增。3月13日,华盛顿州、纽约州和加州,是确诊人数最多的三个州,确诊人数分别为551、427和306例——这三个州,也是参与3月13日会议医生最多的州。 近两个小时的交流会的内容,涉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多个方面,包括诊断、ICU重症患者的治疗、医生的自我防护、抗病毒药物的使用、疫情期间的医院管理等。 会议结束后,主办方收到数百个感谢信息,参会者之一Bill Frist ,医生出身的他是上一任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前参议院医疗委员会主席,他的家族拥有美国最大的医疗系统之一:HCA Healthcare。 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一段充满热情的文字,大意是:我和来自中国一线的、世界上研究新冠病毒最权威的三名专家,还有美国235位医院的医生、领导者们进行了90分钟的交流,他们将已了解的知识传授给我们,这些他们了解而我们不了解的知识,如果能够尽快应用,将挽救全美国人的生命。 新冠肺炎幸存者和死亡患者的区别 华盛顿州是美国新冠疫情最为严重的州之一,而西雅图更是华盛顿州疫情最严重的地区。3月1日,美国新冠病毒肺炎第一例死亡病例出现在西雅图,一家老年护理中心出现聚集性病例,3月7日导致9名老人死亡——成为美国死亡病例最多的城市。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新冠病毒疫情的专家Trevor Bedford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3月1日的西雅图,就是1月1日时的武汉”。 西雅图一共有八家医院的专家参与这次会议,包括最知名的癌症治疗联盟(SCCA)多名医生参与了此次会议。死亡病例的逐渐增多,他们最关注的问题包括:哪类患者会转为危重症病人?哪些病人会幸存?哪些会死亡?区分他们的临床特征是什么?这也是美国其他各州医生最关注的问题。 来自中日友好医院的曹彬,是中国呼吸系统感染领域的顶级专家。他也是第一批国家医疗队派遣到武汉的专家,从2019年12月31日开始,一直在金银潭医院参与病人救治和研究工作。 曹彬团队1月24日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第一篇文章,描述了新冠病毒的临床特征,截至目前,这篇论文已经被下载了近100万次。随着时间的推进,武汉一线的医生们逐渐观测到了新冠肺炎病人的发病全程,3月10日,曹彬团队在《柳叶刀》上发表的第二篇论文,描述了在新冠肺炎发病早期就能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3个临床特征,这篇论文在很短时间内成为有史以来《柳叶刀》点击下载量最多的文章之一。 上述的不良预后3个临床特征包括:年龄较大,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高(这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和脓毒症的标准),以及D- 二聚体水平升高(大于1μg/mL,这提示血液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的可能)。这些特征,有助于帮助临床医生早期快速识别预后不良的患者。同时动态检测淋巴细胞、铁蛋白、白介素6、肌钙蛋白及乳酸脱氢酶等可帮助临床医生在患者住院期间尽早发现有预后不良风险的患者。 在过去一个月内,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些人在内,总是将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比较,认为不过是“一场大规模的流感。”曹彬反对这种说法,他的团队已研究流感多年,他发现,流感的肺部炎症主要是由淋巴细胞引起的,但在新冠病毒侵袭的肺部,却很少有淋巴细胞,“难以想象存在那么多病毒”。他认为,抗病毒治疗是改善新冠病毒肺炎病人预后最重要的手段。 结合临床观察和研究,曹彬团队还发现新冠病毒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病毒,它在重症COVID-19患者体内的中位存活时间长达20天,比流感病毒长得多。 更可怕的是,这种病毒会对危重症病人的多个器官带来损害。对死亡新冠病人的尸检及一线医生的观察发现,危重症病人常伴随多种并发症,在肺炎之外,还有严重的心脏损伤、肾脏损伤等其它器官的损伤。其中,心脏方面的并发症是新冠病毒肺炎常见的并发症,曹彬团队治疗的几例患者即死于心脏骤停和心脏并发症。 细胞因子风暴是重症COID-19患者另一特点,这是人体免疫反应失调的一种表现,即免疫系统对所有细胞不分敌我地进行攻击,最终导致患者死亡。淋巴细胞减少,是提示细胞因子风暴可能发生的一种表现,对于死亡的危重症患者,他们的淋巴细胞计数持续低水平;但对于幸存者,伴随他们的康复,淋巴细胞的计数会逐渐增加。 在会议上,曹彬认为,新冠肺炎病毒侵入肺部是该疾病发展的第一步。继而他解释了病毒为何导致危重症患者多种并发症:对于新冠病毒的轻度感染,一般人体内的两种细胞能够克服病毒的侵袭;但如果患者(即病毒的宿主)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或高龄人群,亦或当病毒入侵量很大时,这两种细胞就无法控制病毒,但会产生大量细胞因子造成损伤。随后病毒开始入血并在全身肆虐,并进一步造成严重的细胞因子风暴,造成多器官损伤。 病毒还会破坏淋巴细胞,受损的淋巴细胞和血脂、纤维蛋白结合时,会引起咳嗽;同时,由于血管内皮受损,血管内形成血栓,造成心脏、肝脏、肾脏等其它器官损害。 曹彬建议,对重度新冠肺炎患者使用降低血栓形成的抗凝治疗。同时,尽早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等措施恢复免疫反应以及支持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如何治疗危重症患者? 3月13日,在美国的新冠病毒肺炎死亡病例已达54例,他们都是危重症病人患者。如何在临床细节上治疗危重症患者,成为美国医生急于了解的关键问题。 出席会议的另外一位专家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他从1月6日接收第一个新冠病人开始,在ICU病房里忙碌了两个多月。中南医院在这次新冠救治过程中,成功率明显较高,病人死亡率低。到目前为止,彭志勇估算,中南医院ICU死亡率目前在20%左右,低于平均水平。他在一线治疗危重症病人的经验,成为这场中美会议交流的重要主题。 彭志勇所在的中南医院2月7日收治的第二批50名病人,是从武汉其它医院和ICU转入的,病情都非常严重。几乎94%的患者出现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超过60%的病人有心脏问题,40%伴有休克,20%伴有AKI(急性肾损伤)。所有的病人都有严重的肺损伤,都需要无创和有创通气(插管)。其中,只有28%的病人从无创通气中康复,72%的病人需要有创机械通气(即有创插管),在这些使用有创插管的病人中,又有一半的病人改用ECMO人工肺。 机械通气很可能引起继发性的肺损伤,对有创和无创通气病人进行“肺保护”,成为ICU重症监护室医生的重要任务。这些病人上呼吸机后,需要医生保持持续观察,“不断地评估模式和参数”,包括肺顺应性以及驱动压,不断调整,以选择最佳的通行模式。 彭志勇的一线经验细致入微,包含测量不同的病毒在不同类型病房中的变化。他曾经负责两个ICU病房,一个ICU是负压环境,另一个ICU只有开窗的条件。在病毒监测过程中,他发现,如果给病人采用经鼻高流量(一种无创呼吸机),在开窗的房间内的呼吸机旁,会监测到病毒,这对病人和医护人员都不安全。他建议美国同行,“最好在有负压环境的ICU内使用经鼻高流量”。 2月6日开始进入中南医院重症监护室的那批危重患者,最终有17个病人用上ECMO,现在已有6名病人成功撤下ECMO。病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无创通气;何种情况下,不得不换有创通气,什么时候需要将有创通气换成ECMO,彭志勇分享了十分具体的可测量参数。 △一名有心肌梗塞并发症的新冠肺炎患者刚撤下ECMO,医生们兴奋合影(曹彬供图) 大城市防疫战中的确诊经验 出席这次中美交流会议的还有美国CDC的十几名官员,他们在CDC的会议室内远程参与了这场视频会议。 来自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的演讲,是这些CDC官员最关心的话题。他交流的主题是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如何进行疫情防控。 3000万人口的超级城市上海,几乎和美国同一时间,在1月20日发现了第一个新冠病人。但当时上海的防疫压力远超大洋彼岸的美国,1月23日武汉封城后,数以万计的武汉人进入上海。上海也是中国除武汉之外所有城市中疫情防控压力最大的城市。 《柳叶刀》曾发表了一篇论文,预测上海可能有80万人感染,即便是较为保守的预测,也预言上海至少有8万人感染。但在上海政府最高水平的防疫战指挥之下,到3月中旬,上海只有350余例确诊病例,危重症病例只有5个,死亡人数3个。而同期的美国,到3月中旬,确诊病例已达两千余例,死亡病例50多个。 张文宏谈到,上海的管控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是在早期控制住了来自武汉的输入性病例,阻止了新冠病毒在社区内的传播。他继而以上海市综合性医院华山医院为例,介绍了医院从发热门诊到留观病房,确诊病例再转到集中隔离点救治的流程,介绍了上海市通过联防联控以及通过加快诊断和迅速启动隔离的方法,阻止了新冠病毒在人群和医院内的传播。 华山医院是一家拥有2000张床位的综合性三甲医院。对疑似病例的快速检测、确诊和快速收治,是减少新冠肺炎病人在社区内传播机会的重要举措。疑似病例的判别,在早期的评估中,病人符合一个流行病学标准(来自武汉)和一个临床相关症状,只要符合这两个标准,将被送进隔离病房,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将对病人做咽拭子取样,进行核酸检测,并做流行病调查。 武汉疫情爆发的前车之鉴是将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作为唯一的确诊标准,核酸检测试剂的短缺,以及只有60%左右的阳性率,使得大量新冠病人长时间难以确诊。病人得不到治疗病情加重的同时,也成为移动传染源,导致新冠病毒在社区内传播加速。 张文宏介绍,在新冠病毒确诊的过程中,华山医院动用了几乎所有资源。两次核酸检测、肺部CT只是最基本的检测,这是因为两种检测都有其局限性:核酸检测阳性率有限;在非常轻微的病例中,肺部CT的扫描特征和其它疾病的区别并不明显。 如果病人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是阴性,但其它症状依然显示高度疑似,那么华山医院会对患者进行二代测序(NGS),或者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检测(核酸检测的总体敏感性随着检测次数的增多而提高),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还会对病人做其它病原体的核酸检测。一些病人,在核酸检测中,如果流感检测呈阳性,也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在华山医院20个确诊病例中,只有9个病例是新冠病毒单一感染的,其它11个病例包含多种流感和鼻病毒等其它病原体的共感染。 确诊之后,医院将尽快收治患者入院,缩短他们在医院外的停留时间,以防止进一步的本地传播。张文宏介绍,上海的确诊病例从症状开始到住院的平均时间为5.5天——较快的入院速度是减少社区传播的重要条件。 这场三位中国一线医生的经验交流会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最高在线人数近三百人。当天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在美国本土发展迅速的新冠疫情——这是美国在应对新冠疫情中一个里程碑式的转变。…
疫情中的纽约人-3月17日&3月18日
陌上美国 客观、快捷的美国时评和生活资讯。 编者按: 新冠疫情导致的华尔街崩盘和经济停摆,使得很多人在这次危机中投资归零,失去收入,甚至会长期失业。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杨安泽提出的全民基本收入的必要性。共和党议员罗姆尼提出给困境中的美国人一人发1000美元,川普政府也在推动国会立法,尽快给美国人发钱。难怪推特上人们纷纷说:杨安泽是对的! YangWasRight 对话杨安泽: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杨安泽虽然退出了总统竞选,但是他为理念而战的努力才刚刚开始,继应邀担任CNN政治评论员之后,3月5日,他又在ABC电视台和他的推特上宣布成立一个非盈利组织 – Humanity Forward,并以此为阵地继续倡导他的人道为先,全民基本收入的理念。 2020年3月11日,在Humanity Forward负责AAPI事务的孙晓光先生安排部分社区领袖和挺杨骨干与杨安泽通过zoom meeting,进行了一场亲切坦诚的交谈。我们把交谈的内容和一些主要问答整理出来,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杨安泽的近况以及他新的组织的下一步计划。 首先杨安泽感谢广大华人和亚裔社区对他的竞选给与的强有力和持续的支持,使他成为少数几位坚持到最后的总统竞选人之一,使美国老百姓习惯了亚洲人面孔出现在全国竞选的舞台上。接着他分享了他退选之后的打算。他说他们新设立的501C(4)组织使得他们可以从事很多以前作为一个总统竞选人所无法做的事情。 日前,杨安泽和他太太Evelyn与美国知名的经纪人公司Creative Art Agency(CAA)签下代理协定。目标是使杨安泽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让人们熟悉他的声音,他的面孔,和他的主张。他们已经在开始规划写书,开启网络对话节目,制作纪录片,电影,以及规划出版Evelyn主导的一套儿童读物。这一切都是为2024年做准备。 杨安泽说如果掰开手指算一下,亚裔知名的人物屈指可数,他认为他的竞选只是第一步,目前他正在建立一个全球的品牌,希望得到大家持续的支持,让美国民众更习惯的看到亚裔在包括政治在内的各个领域占据领导的位置。 参会的华人社区领袖对杨安泽的退选和下一步打算非常关注,并提出了不少问题,杨安泽一一作答。下面是这些对话的部分内容。 问:回顾总统竞选路程有什么遗憾和经验教训? 答:应该更早的与华盛顿的媒体建立联系,他们的力量非常强大;竞选团队的挑选和一些内部的决策, 以及对爱荷华的投入等值得商榷。回过头来看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其他候选人的竞选,以后地面投入可以降低,增加全国范围的广告和宣传。 问:二月退出竞选是不是太早,支持Joe Biden是否违背了当初作为体制外人物竞选理念的初衷,为什么现在宣布支持Biden? 答:本来计划一直走下去,像Tulsi Gabbard一样,但New Hampshire后接到建议,趁着还有媒体关注和影响力时急流勇退对接着进行推行理念的运动有利,如果业绩不好接着做,会有负面的媒体报道,到时候再退,影响力小。事实证明接受这个建议是对的,退选得到很多关注而且还被邀请作为CNN媒体评论员。支持拜登是因为他理性,可以团结选民,根据数字看他已经几乎是稳赢了,这时候表示支持,希望民主党能尽快专注到怎样打赢Trump上来。此外,要推行竞选的理念,一味强调做体制外人目前收效较小,需要从内部推动,已经与拜登团队沟通很长时间,他们表示会考虑提供一个内阁职位,主管科技创新。 问:是否会考虑竞选纽约市长? 答:会认真考虑,也会考虑其他职位如州长及白宫高级内阁成员的职位。 问:新的组织如何发挥最大的影响力来宣传竞选时提出的理念? 答:Humanity Forward将设立全民基本收入发放的试点,邀请公民们参加, 利用现在到下一次大选的几年时间向民众展示,全民基本收入这个理念如何实施。 问:对亚裔从政,竞选公共职位有什么建议? 答:杨安泽的竞选选择了民众普遍关注的重大话题,容易赢得共鸣,同时,不需要有意避开公众对亚裔的脸谱印象,如了解科技发展,聪明,数学好等。重要的是要真诚,做自己。 问:对目前新冠病毒流行以及社会上对亚裔的偏见甚至歧视怎么看,是否可以公开表示反对? 答:目前对于新冠状病毒的评论主要集中在呼吁提供疫情期间紧急基本收入的角度,作为一个喜欢拿数据说话的人,希望提供理性的声音,不想增加公众恐慌。对于社会和一些政客对于亚裔的偏见非常关注,希望通过树立正面的亚裔形象来减缓这种情绪。 问:除了捐款之外,怎么看 亚裔在杨安泽下一步行动中所起的作用? 答: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继续传播关于竞选、书籍、演讲等信息,帮助扩大读者和听众群。目前我们有大概一百万的关注群体,可以扩大到两百万。鼓励大家在Humanity Forward网站上注册,捐款。接下来几个月将在加州和内华达州启动“你的数据你拥有”的活动,因为这两个州通过了可以拒绝分享私人数据的法律,希望这些州的民众积极关注和参与。 最后,杨安泽的竞选经理Zach Graumann简单介绍了Humanity Forward: 这个机构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品牌和基础架构,为杨安泽在2024年竞选做准备。他们会通过一些旗帜性的项目,包括UBI,数据拥有权试点,支持用UBI平台竞选的候选人,和扩大选民数量,鼓励投票的举措来推广人道为先的理念。他们尤其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亚裔选民积极参与2020年的大选投票。 接下来我们会定期安排亚裔社区与杨安泽团队的对话,就一些亚裔社区感兴趣的话题邀请杨安泽与大家交流。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和建议,请与孙晓光先生联系,邮件:don@movehumanityforward.com 希望大家在下面Humanity Forward的网站(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接进入)上登记自己的联系方法,积极参与我们组织的活动。也希望有余力的朋友捐款支持,帮助推进杨安泽的理念,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www.movehumanityforward.com Humanity Forward捐款二维码 【编者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APAPA Ohio及OCAA官方立场。所有图片均由作者提供或来自网络。如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更多精彩文章,请查看我们公众号的主页。欢迎大家积极投稿!